分卷(121
作者:凔溟      更新:2023-03-16 09:49      字数:4974
  是,儿臣记住了。赵庭今天体会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并不排斥这个,此时他更记挂的是皇祖母走到哪了?
  皇叔,皇祖母若得知咱们去了沈家会不会不高兴?
  会,所以你要保密。赵璋暼了他一眼,这孩子有时候真傻,那么久了居然也没发现自己和沈嘉关系不一般。
  他有心告诉赵庭真相,又怕他去沈府时不自在,说漏了嘴会给他和沈嘉带来麻烦。
  不过应该差不多是时候了,如今沈家二老都同意了,其他人根本不在他考虑范围内。
  赵庭还在想皇祖母似乎不喜沈老师,就听到皇叔平静的声音:你既然喜欢去沈府,以后想去就去,不用再拘泥十日出一次宫。
  欣喜从天而降,赵庭诧异地问:果真?
  沈府以后算是你另一个家,出宫时谨慎些便是了。
  赵庭从小渴望有个家,有父母疼爱,他喜欢沈家,也是因为在沈府能感受到家的轻松与快乐,沈老夫人给他的感觉与皇祖母不同,同样是亲近,他就更喜欢沈老夫人的那种,他甚至穿着沈老夫人给他纳的鞋、做的袜子,如果沈府是他的家,他一定很快乐吧?
  皇叔,您真是太好了!赵庭感动地说,他以为赵璋是因为他喜欢才纵容他的。
  赵璋警告他:你得了人家的好,以后要加倍偿还,要把沈嘉当做自己的亲人,要孝顺沈家二老知道吗?
  嗯嗯。赵庭忙不迭地点头。
  赵璋摇摇头,心想:真是傻孩子!被他卖了还不知道。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关心则乱
  马车出了玉井坊在大街上拐了个弯,赵璋又得到了新消息,改道去了皇宫门口,等两人站在宫门口时就远远看到太后一行的队伍进入视线。
  赵庭暗暗松了口气,将胸口里的红包往里头塞了塞,他还没来得及打开看,可惜现在场合不对他不敢拿出来。
  咳,走吧,记得回宫后好好陪陪你皇祖母。赵璋提醒侄儿,两人跟做了亏心事似的,对了个视线,然后以赵庭弱弱答应下来告终。
  等队伍来到宫门口,宫女扶着太后与长公主下马车,看到皇帝出宫迎接,太后她老人家脸上也挂上了微笑,忙走过去握住儿子孙子的手,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干什么?在宫里头等着就是了。
  赵璋扶着她去换软轿,一点路罢了,许久没见到母后了,母后身体可好?
  好好,温泉庄子冬日也暖和,若不是你政务太忙,也可以去放松放松。
  那等明年,朕找个时间陪母后去吧。两人难得心平气和地说上几句话,至少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了母慈子孝。
  对了,怎么不见皇后?太后在上轿前扫了一圈四周,发现跟在皇帝身边的人有些少,而本应该来迎接她的皇后则不见人影。
  赵璋并未与魏锦容约好,找个借口说:皇后在准备今夜的除夕宴,您突然说要回宫,她怕御膳房办不妥当,在那儿盯着呢。
  太后点点头,她倒是个面面俱到的,是个难得的好女子,皇上也应该多与她亲近亲近,人啊,相处久了就有感情了。
  您说的是。赵璋并未反驳,更不会在这个时候和她提自己的心上人。
  轿子一路抬进后宫,入了慈宁宫后,太后由宫女太监服侍着去洗漱更衣,大殿里长公主则与皇帝面对面坐着,气氛凝滞,送茶水进来的宫女大气都不敢出。
  赵璋喝了一口茶水,将杯子重重放下,惊得在场的下人纷纷跪下。
  长公主动作一顿,抬起头挤出笑容问:皇上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因为我与母后突然回来而不高兴?
  赵璋弹了弹衣摆,冷笑道:算起来,朕与皇姐也是一起长大的,感情深厚,也就几年不见罢了,朕怎么觉得皇姐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这话怎么说的?难道是皇姐哪里做得不对?
  赵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今日是家宴,不如朕派人请高荀入宫一起过年如何?他一个人孤身在京,你想必也是挂念他的。
  有那么一瞬间,长公主以为皇帝是发现了她对高荀的心思,可怎么会呢?自己一直恪守礼节,并未出格,不过是心中的念想罢了。
  她扶了下发簪,摇头拒绝:还是不必了吧,他毕竟是外人,且宫里规矩多,他来了也不安心。
  是么?皇姐出城后可有与他联系过?
  有写过几次家书,怎么了?
  几次?
  两三次吧,皇上,可是高荀做错了什么?长公主突然反应过来,也许皇上是因为高荀做错了事迁怒她,但高荀做的事能与她扯上关系的也只有与沈嘉有关的了。
  可她确实不知道高荀做了些什么,总不能沈嘉近来的那些事情是高荀做的吧?
  怎么会?他乃世家出身,为人处世自有一番风度,朕是见他最近与几家人走的近,但又有些避讳的样子,想着他孤身在京,没有女眷操持内务,想给他物色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不知皇姐可知他中意什么样的女子?赵璋想,既然沈嘉说高荀心悦他,那总得先断了他的念头才好。
  长公主神色大变,这皇上怎么会突然关心起这个?高荀的亲事高家自有主意,您插手的话只怕弄巧成拙。
  赵璋仔细审视着她的表情和眼神,突然有些奇怪的念头,皇姐对这个小叔子也太在乎了些,从将他调入京城到他的日常生活,长公主都过分关注了些。
  他灵机一动,看到太后走出来的身影时说:朕不会乱点鸳鸯谱,等过几日宫宴时让皇后选出几个门当户对的女子,画出画像送到河西高家,让高家人自己挑就是了,朕不过是想赐婚于他,既然来到长安,朕总要有所表示。
  太后听到这句话心里安慰了些,心想:可见皇上还是关心长姐的,为了弥补她与高家的关系就恩赐高荀,如此一来,高家也能记着长公主的好。
  长公主嘴唇动了动,没有理由说出反对的话,赵璋笑了笑,那就如此说定了。
  晚饭吃的安安静静,宫里的规矩大,赵璋从小就被教育食不言寝不语,但这样的氛围一点也不温馨,他随意动了几筷子就饱了。
  饭后,皇后安排了歌舞雅乐,等到子时,皇帝会登上皇城城楼,点燃烟火,庆贺新年。
  沈家的热闹还在继续,中午那餐吃的过于丰盛,加上大家都饮了酒,晚膳厨房只包了饺子送上桌,大家吃几个意思一下。
  等食物撤下去,下人们送上茶水点心,又往屋里添了几盆炭,一家人围着桌子,打牌的打牌,说话的说话,好不热闹。
  两位姐夫随我来。沈嘉站起身,对两位姐夫说道。
  杨森和贾听风对视一眼,知道拒绝不了,只好视死如归地跟着沈嘉走了。
  沈嘉带他们去了外院的书房,何彦先一步将书房暖好了,还泡了好茶,给两位姑爷倒上,两位姑爷可有口福了,这茶叶可是皇上赏赐给我们老爷的,听说是从福建送来的贡品,一年只有一斤。
  杨森一直知道沈嘉受圣宠,否则升官不会跟飞升似的,忙恭维道:还是嘉嘉有本事,姐夫就借这杯茶祝你前程似锦、官运亨通。
  贾听风嘴巴更笨些,但也不是呆头呆脑的笨头鹅,忙跟着一起给沈嘉敬茶,一直没好好谢过嘉嘉推荐我去国子监,你放心,我一直很用功,进步甚大,几位老师都说明年可以下场试一试。
  那就好,国子监内集中了全大晋最有才华的夫子,能沉下心来学习必定受益匪浅,就算将来你不想走科举的路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国子监里也有部分靠家世入学的监生,若是他们欺负你也可与我说。
  贾听风这样的家世背景,突然走后门进了国子监,自然是有人看不过眼的,言语上的欺辱在所难免,他最初也羞恼过,但时间长了,大家得知他是沈嘉的姐夫,对他的态度就好了许多,甚至拐弯抹角地来巴结他的人也不少。
  杨森与贾听风同时起身,朝沈嘉做了个揖,慎重地道了谢,他们二人都受沈嘉帮助良多,只要良心还在,都该记恩。
  沈嘉受了他们的礼,平静地说:张禄的事情不知道你们了解多少,今日咱们就把话说开,我这人护短,但也讲理,如果是姐姐们做错了事,我定是站你们那边的,但如果你们做出对不起家姐的事我沈嘉不会拿你们如何,但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夫妻是要同心同结白头偕老的,就算没有夫妻之情也该有夫妻之义,如果什么都没了,不如桥归桥路归路,孩子还小,肯定是要跟母亲的,如果孩子大了,那他想跟随由他们自己选择,这样不过分吧?
  杨森发誓说:我杨森这辈子一定不会辜负沈菁,如违此誓,天打雷劈,断子绝孙。
  沈嘉摇头,不用如此,男人的誓言就是镜花水月,当下看是真的,等镜子碎了,什么都不会存在,你们只要记住四个字,好聚好散,我沈家养得起大归的姑奶奶。
  是是,我会用行动证明的。
  沈家看他们二人担惊受怕的模样,笑了笑,你们也不要有心理负担,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张家的事情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所以会闹成这样,这其实也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麻烦,以后说不定还会有人因为我找你们的麻烦,所以,若是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希望你们明白。
  杨森和贾听风听完并没有被冒犯的感觉,反而心里安定了,他们认识的沈嘉一直都是讲道理的,张家也不是那等激进的人家,想来这次是被人算计了。
  不如我们去劝一劝张禄吧,他们肯定还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要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将来肯定要后悔的。
  沈嘉不是没想过去提醒张家的人,不过如今两家关系紧张,他说什么对方都不会相信的。
  去劝一劝也好,听不听就在他们自己了。
  贾听风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好管闲事的书生,听到了不少流言,他想起一件事,告诉沈嘉:昨日与同窗出行时,听说那自尽狱中的丫鬟是受人指使的,说是有人认得那丫鬟的家人,你可否要找一找她家人问问,也许他们知道什么。
  自然是找过了的,不过对付这样的人家还真不好下手啊。那叫银杏的丫鬟是在京城时采买的,家人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儿就将她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得到钱财后根本没在乎过女儿的死活,一问三不知,一动粗就哀嚎,什么话都敢说,就算录了口供也是会临时翻供的。
  沈嘉始终觉得,这件事的突破口在于找到幕后之人,没有幕后之人推波助澜,沈家和张家不可能为了两个孩子大动干戈。
  如今两家人之间隔着一条人命,想要收尾就难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卦象
  子时刚到,皇城外的烟火点亮了星空,满城百姓都争相出来围观,这是每年除夕的固定项目,皇帝率领百官燃放烟火,继而家家户户便可点燃炮竹,驱邪去祟,保新的一年全家人健健康康,无病无灾。
  沈嘉去年的大年夜是在大名府过的,今年还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盛大的活动,文武百官按品级穿着新朝服,汇聚在皇宫门口,一眼望去人山人海,竟然比平日上朝还热闹。
  沈嘉身上还背着个案子,虽然民告官通常都不会有好结果,但还是有好些人因此疏远了他。
  大理寺卿是个胡子发白的老头,平日不声不响,不涉及他的事情从不插手,但断案如神,有他在,大理寺从不畏惧案子,再大的官也敢审。
  沈嘉这个案子最后还是会移交到大理寺,因此大理寺卿先与他打了声招呼:沈大人啊,这个年过的如何?
  沈嘉朝他做了个揖,道了声:新年快乐!然后才回答:还行,只是发生了那样的事,总是有些不圆满。
  哈哈哈,年轻人受点磨难是好事,哪会真有一片坦途的官场?见的多了以后就知道如何防范了,这次确实是你大意了。
  沈嘉听他这么说,心怀感激,这说明大理寺卿是信任他的,又朝他行了个礼,问:罗大人为何信任下官?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你前途大好,年纪轻轻身居高位,要对付张家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似的,可这许多天了,张家人还能肆意蹦跶,说明你什么都没做啊。罗大人一脸痛心疾首的告诫沈嘉:咱们做人做官,该出手时就出手,若你早在两家成仇时就将张家远远送走,那么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事了。
  沈嘉虚心受教,是下官失算了,也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没料到是正常,谁会天天防备着别人算计自己呢?不过走到你这一步,若不小心谨慎,哪怕你什么都没做也可能粉身碎骨啊,这事情本官心里明白你是无辜的,但最终该如何定案还得看证据,希望沈大人有心理准备。
  沈嘉明白,他这是提醒自己该做点什么,对方已经出手,他如果什么都不做是洗脱不了罪名的。
  多谢大人提点。
  不必,等过了上元节你就自己来大理寺吧,本官就不派人去传唤了。
  是。
  罗大人双手揣在袖子里,抬头望着灿烂的烟火,嘀咕了一句:连过年都不让人安生,这人太坏了!
  沈嘉没听清,正巧杜富成穿过人群找到了他,看到站在他身边的大理寺卿,忙先朝罗大人行了礼,罗大人新年安康。
  杜总管有礼。罗大人手从袖子里拿出来,带出了一个大红色的荷包塞给杜富成,一点小意思,杜总管请笑纳。
  哟,咱家每年都收罗大人的礼,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杜总管伸手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塞进兜里,又朝罗大人说了一箩筐的好话。
  皇上召沈大人去伴驾,咱家就先过去了,改日再给您老谢恩。
  去吧去吧,老夫年纪大了,等钦天监占卜完就得先回去歇着了,替老夫跟皇上告个假。
  您尽管请,不过是个仪式罢了,皇上不会在意的。杜总管将沈嘉带走,看到的人无不羡慕沈嘉的得宠,新年第一天,能得到皇上赏赐的官员都有好兆头,寓意这一年官路亨通,但皇上从来都是走完仪式就离开了,还是第一次召见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