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者:南岛樱桃      更新:2023-03-17 14:18      字数:6152
  “等我?等我做什么?”
  “读信呀,家里收到信了。”
  信是姜蜜递过去的,卫成拿到之后仔细拆开,取出来扫了两眼,告诉上座的爹娘:“是大哥二哥回过来的。”
  “都写了啥?三郎你读读看。”
  卫成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才开始读。前面的内容都还正常,全是些闲话家常的,吴氏从前爱听这些,今儿个她却不大耐烦,从三儿子开始读信她就在等,等老大老二怎么道谢。
  结果还没等来,卫成他停下来了。
  “这就完了?”
  卫成说没。
  “那停下来干啥,老三你接着读啊。”
  说实话卫成有点读不下去,看爹娘都等着听后面的内容,他才硬着头皮把信读完。
  读完之后,花厅里一片死寂,众人全都失了言语。过了半晌,老太太蹭的站起来,黑着脸就是一通臭骂:“我真是小看了他俩!这两个钻进钱眼子里的蠢货!我怎么就生出这种没出息还没脸没皮的玩意儿!那么厚一摞书啊,那可都是老三的心血,给他俩贱卖了还好意思写信来告状?????说跑腿儿的连哄带骗,跑腿儿的能不知道他在给谁送东西?不是那两个蠢货有心想卖他敢伸手拿?衙门不管就对了,衙门又不是你家开的,你说了就算?”
  老太太张嘴就是一串,骂完跌坐回去拍了好几下胸口,稍稍缓过来一些才说:“还想再要一套,老三欠他的吗?做他的大头梦去!”
  第127章
  卫老头也气,又心疼老三付出那么多心血,再一想那送回去本来能造福全家,他们卖得容易,上哪儿找第二套来?
  二老就算对两个儿子再不满意,心里总还是盼着孙子辈能有点出息。之前卫成拿出那套书来二老很高兴的,总嘀咕说送回去他们可得好生使用,不说进士出身,以后能出两个举人就好了。
  盼了一段时间的回信就盼来这么个东西。
  哪怕听说家里又添了丁他也高兴不起来,卫老头气得狠了,攥着椅子扶手说只恨那两个混账没在他面前,否则非得抄着扁担抽他们。
  败家子!真是败家子!
  吴婆子也呸了一口:“还怪跑腿的诓了他,这么好的东西我要是跑腿的,看你不识货我也敢开口,买回去造福全家凭什么不干?嫌人家出价低,觉得卖亏了?出价高它就能卖?人家出一千两一万两他也不该卖!他凭什么卖!人家跑腿儿的都知道三郎做的注解值钱,他俩倒是眼光高,信上都写了送回去的是什么东西,他一点儿也看不上!”
  姜蜜从男人开始读信就没说话,这会儿才劝了一句,请公婆不要动怒。
  “我倒是不想动怒,这两混账太气人!”
  姜蜜也心疼,眼下最要紧却不是心疼那些东西,总得先把人劝好了,总不能气坏身体。她眼看没辙,转头看向卫成。卫成抿了抿唇,说:“卖就卖了吧,那东西放咱们家里的确是旧书一摞。原先是想着等砚台把字学全了,拿给他用正好,结果他记性好,平常听我讲一遍都能记住,估摸他用不上了我才拿出来。并不是特地为侄儿做的,本身也没有很多心意。不怕爹娘多心,送这个回去我本来做的是两方面打算,一来亲戚之中有聪明能读书的,拿着的确能事半功倍;二来我在京城当着官,并且深受皇上倚重,让人家看来都说我发达了,哪怕兄弟分了家,我也该拉拔一把。会这么想是人之常情,我若没任何表示铁定遭人诟病,送书同样有这方面考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给钱哪里是个头,不若教他本事让他自个儿去挣钱,初衷就在这里。”
  对卫成来说,是为自己顺便为兄弟,兄弟不领情,那他两条目的好歹也达成了一条。
  人人都觉得你发达之后应该想着兄弟,你不想就有人非议你,甚至捡着难听的话往外传,坏你名声,断你前程。
  他送完那一套书,这些人就再没有可以拿来做文章的东西。
  让卫成看来,他存着提携之心,却不纯粹是想提携侄儿,既如此就用不着那么气愤。谁说书白送了?没白送,这不给自家省了许多麻烦?
  读完这封信,他心里感慨也是有的。
  卫成不清楚毛蛋和登科现在是什么样子,前者许多年没见,后者从没见过……哪怕没看见,从这回的事也能窥得一二,他俩科举入仕的机会着实渺茫。
  算算毛蛋得有十来岁,读书都好几年,还不知爱惜,试想哪有读书人由着家里拿书去换钱的?
  看砚台,有个沙盘都当宝贝供着。
  卫成说了那一段,他爹叹了口气,他娘的火气也稍稍降下一些,只是一些。
  “谁不是先想自己后想别人?做一件事初衷为自己这没错,同时能想到提携侄儿你心意就已经尽到了。这世道,最最金贵就是书,比书还金贵的是翰林注解,这点连我这糟老婆子都知道。他不去想,听说能换钱就把什么都抛到脑后,过后才来后悔,悔得了吗?”
  “我是做奶奶的,我盼着毛蛋虎娃春生登科他们都好,却不能纵着他们吸你的血。家里出了个官老爷,官老爷给买地还给送经文注解这就仁至义尽了,你做弟弟的没有对不起两个哥哥,该惭愧的是他们。”
  吴婆子说到这儿,端起茶碗咕咚喝了一口,擦擦嘴说:“我原先想着不能直接给他们金银,给了他只会嫌不够,不会记你的好。不给金银,给书总该是做了好事,这不家里有几个小的正在读?我想着你那个书送回去,他们看一回总该念你一回好,以后考上秀才举人也该知道你帮了他们许多,别长大了跟老大老二一样……我是白操心了,谁想得到他们还能把千里迢迢送回去的东西转手卖人?卖就卖了,卖亏了也该自个儿咽下去,怎么有脸回这么一封信来?”
  整封信读下来,气人的点有很多,最气人的还是他俩丝毫没有反省,张嘴就能再要一套。
  那书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就算卫成说用不着了,让不要心疼,想着那么厚一摞,当初也费了许多精力,穷疯了吗拿去换钱?
  “人不在跟前我骂他他也听不到,还骂什么?不骂了,这事也不说了。老三你再回一封信,告诉他们早知道他不稀罕压根不会送去,还要一套是长了多大的脸?既然觉得家里那几个聪明绝顶用不上二榜进士的旧书那就让他自个儿琢磨去。送好东西回去他不识好,以后啥都别想,再不会送任何东西给他……我这么说,你就这么写,写好托人送给你大叔公,让你大叔公替我好生收拾他两个。”
  吴婆子说完,卫老头补充道:“你在信上写,家里那两个干了任何混账事请他老人家随意处置,该打就打,我跟你娘隔得远管不了他,总有人管得了。”
  ……
  砚台本来高高兴兴等着听信,听完发现不对他连声都没吭,待二老骂完了,也把后面的事安排好了,砚台才帮着劝:“奶别气了,爷也是。都说人各有志,爱读书才会把我爹那些旧书当宝,不爱读书拿着文钱不值。送出去的东西他怎么处置随他高兴,奶不痛快以后咱们不送他了。”
  “我看你人不大,心倒是大。”
  “心不大怎么胸怀天下?”砚台边说边往卫成那头努嘴,“看我爹,我爹就不气,想想看衙门里少不了事儿,遇上就生气,气都气死了还升什么官?”
  吴婆子招手让他过来,待他过来之后一把揪住他脸蛋,“人小鬼大,还教训起你奶来了。”
  砚台捂着脸说:“我爹讲的,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奶吃的盐巴是比我吃的米多,可您这不是迷糊着不开窍吗?我开窍不得好生同您说说?”
  他又可怜巴巴说疼,请恭人高抬贵手。
  吴婆子是把手松了,却在他额头上戳了好几下:“你啊你!”
  砚台这么耍宝还是很有用的,二老本来气成那样,让他一逗,哭笑不得。
  卫成稍稍放下心,看他在大家没注意的地方舒气,姜蜜笑了笑。这时候她嗅到从后面飘过来的饭菜香:“有什么没说完的晚点再讲,先摆饭吧。”
  第128章
  九月间对二老来说本就难熬,在这个月京城降温非常厉害,月初还是深秋的感觉,到月末就结结实实在过冬了,那滋味儿同老家隆冬时节差不多。最近老爷子膝关节有些隐隐生疼,他自个儿没当回事,卫成有心想替老父调养身体,费心请到太医上门来看,说就是原先冻得多了,大冬天还泡凉水,没顾惜好身体闹的。
  问怎么办?
  太医的意思是药方就不必开了,他留了几张食补的单子,让吃吃看。
  才吃了没几天,效果暂不明显,老家那对兄弟的回信就到了。老爷子又生了气,哪怕经家人开解后来想开了些,当晚还是翻来翻去睡不着。
  九月间还没到烧炕的时候,这么翻来翻去被窝里进了风,他一贯硬朗的身子骨也没顶住,竟然病了一场。之后又是把脉又是开方跟着喝了好几天的药,病才去了。
  吴氏心里本来也有些想法,看男人遭这么大罪,人都清减许多。她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三这都二十七,老大已经在而立之年,做爹娘的拽着他走了那么远的路,该他自己领着家里人走了。
  “原先觉得不是才五十岁?乡下地方别说五十,哪怕六七十了只要家里缺劳力你也要下地去。搬这头来的时候你跟我说,咱俩这还硬朗得很,没准能享二三十年的福。你看看,岁月还是不饶人,年轻的时候一点儿小风寒算啥?拍块姜丢锅里去煮一煮,一碗汤灌下去发了汗就好。现在不行了,这几年养得好都没怎么生病,这一病瘦了那么多,把老三跟三媳妇都吓坏了。”
  “少操点心吧,以后少操点心。”
  “要说能做的咱都做了,方方面面都给他考虑到了,他兄弟俩要胡搞隔得近咱还能拦着,隔得远知道以后也不顶事了,还一次次的无止境的给他擦屁股不成?”
  吴氏还嘀咕说真幸亏搬出来了,要是还在一块儿,能给气死。
  看老大老二这些年的做派,料想他们心里还是不平,就算当初读不下去说不读了的是自己,要分家的也是自己……眼看着做弟弟的那么风光,人人都说老三是鸡窝里下出来的金蛋,卫家祖宗八辈积德才换来这么个成器的子孙。这种话,他两个哥哥听着,心里是个啥滋味儿只他自个儿知道。
  别人家的发达了,你也就羡慕羡慕。
  本来一个屋檐下住着的同胞兄弟发达了,心情难免复杂。
  吴氏能想到这里,不代表认同他们,路是自个儿选的,选错了走坏了还能怪别人吗?这些年她跟着三儿子过,亲眼看他从秀才都不是变成今天的四品通政大人,一路风风雨雨太不容易了。虽然都是亲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手心上的肉总是厚些,她如今享着三儿子的福,受着三媳妇孝顺,承欢膝下的也是三房两个孙子,心不向着他们?
  吴氏这回不是随便说说,她打定主意再也不会送东西回去。
  给不值钱的他看不上,给值钱的他要不够,给能省钱的他不识货……穷困真是活该。
  婆媳商量着煲了几回汤,赶着给家里人补身体呢。砚台已经过了刚搬家那一段兴奋期,近来在提笔练字。原先那个沙盘已经被姜蜜收起来了,想着拿棍棍写字的轻重感觉总归和提笔不同,原先是人小刚开蒙不熟练,不合适糟蹋东西。现在都五岁半,他又成熟,可以提笔练起来了。
  砚台在练字,宣宝就在旁边看着,砚台边写还边跟弟弟讲,说这字儿念啥,是啥意思。卫煊倒是听了,听没听懂不知道,宅院大了之后哪怕不用亲自去下力做事情,每天也有许多活要安排,底下人遇上大小事都爱找太太,姜蜜比从前忙了许多。
  她还是有固定时间陪两个小的,平常由他们自个儿玩去,宣宝也不调皮,让砚台看着他就没问题,要把屎把尿出屋喊人就是。
  砚台有时是不着调,不过只要是他娘交代的事,他总能办妥,没出过岔子。
  才搬新家的时候家里人很不习惯的,每天睁开眼都像做梦,现在全习惯了。几个月时间让卫成也摸透了通政司,这衙门平常没有很忙,因为百姓不会为一些小事情来上告,反正经常不开张,开张捅破天。
  虽然衙门没有很忙,卫成不闲,谁让皇上器重他?
  君臣之间对谈的次数不少,两人商量出许多点子,这一年皇帝加快了收拢权力的步伐,虽然说朝上还有几个老顽固,但是主动权已经来到年轻帝王这边,老顽固们是能给他添点麻烦,却不足以动摇根本,现在朝堂上皇帝说了算,哪怕当时有异议,他总能达到目的。
  帝王的崛起让随他站队的都成了京中的得意人,他们陆续受到同僚吹捧,有些听多了奉承话,逐渐把持不住,心思飘了。卫成还是那德行,满京城都知道他是最难笼络的官员排名第一位,平常说吃酒吃茶他经常就没空,你盛情相邀他会去,去了话也不多。往来走礼虽然也有,十分贵重的他不会送,也从不收。
  平常跟谁都好说话,遇上事儿就没有通关节这一说,从来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外面都说你要是犯了事想掩盖下来,得去求通政使或者左通政大人。你要是蒙受了冤屈,要为自己讨个公道,找右通政卫大人总没错,但凡事情属实,他就敢管。
  十月头上,给大叔公的书信刚送出去,就有十余人身无路引,偷摸着背井离乡来了京城。
  这年头,当官的或者跑商的要出远门容易些,寻常人要背井离乡须得上衙门办个路引,那是人在异乡的身份证明。这伙人据说是在地方上蒙受了冤屈,地方上的有钱老爷买通当官的,他们去告,输了官司挨了板子。想上京告御状,衙门卡死了不给路引,可要是咽下这口气受了这个冤,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就有几家豁出去了,结伴偷偷跑了出来,啃着干饼子嚼着野菜徒步走到京城。
  他们之前都是绕着城池走的,京城绕不过,要申冤就得进去,这十余人在城门口就被拦了下来。
  官差按规矩办事,没路引不让进,那几个穿着破烂好像要饭的一样,跪下就要磕头,磕着头就在城门口说起冤屈来,说他们当地很多人家的田地被占了,衙门不为百姓讨公道,还卡着不给路引,没办法他们只能偷跑出来,要不回田地日子就没发过了。
  这么冷的天穿得如此单薄,还跪着边哭边磕头让行行好,城门守卫也有人心软,可规矩摆那儿,坏了他们担不起。
  就有人帮着指了条明路:“我们不能放你进去,你可以找人替你跑趟通政司。”
  外面来的哪知道通政司是啥,就问了。
  边上有懂行的说:“你来告御状不知道通政司是啥?通政司就是管民间冤情的。现如今的右通政卫大人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随时都能进宫面圣不说,他也是贫苦出身科举入仕,很愿意为百姓出头。你托人带个话去,把这个情况告诉卫大人,他肯管你们也就有活路了。”
  说是要请皇上做主,那行人心里其实没谱,只是想着不走这趟一定没活路,来了没准还有转机。
  现在听说这个姓卫的大人是肯为百姓做主的青天老爷,这行人才有了盼头,就在城门口四处求人,请人行行好,帮忙递个话。还说不是他们一两家受了冤屈,被占田地的是几十家人,胆小的不敢闹,他们胆大跑出来了。
  问他们到底怎么回事,那些人不肯说,无论如何都要见者青天老爷才愿开口。就有心痒的替他们跑了腿,卫成的确也在衙门,听衙差说外面有人求见,卫成暂停下手里的活,让衙差把人领进来。帮着跑腿的进来先跪下磕了个头,才说城门口那边有一行人,说在地方上蒙受冤屈,来请皇上为他们做主。那些人又是偷偷跑出来的,没路引,进不了城,想请大人通融一下。
  卫成想了想,让通政司这边去了个人,同那头商量一下,把人领过来让他们说个明白。要真是身负冤情被地方官卡着不批路引,这种情况理应通融。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是?
  等这些人到了通政司衙门,还没说出个一二三,光看那模样就是在路上吃够了苦的,卫成心里更信了一分,听的时候也格外用心。
  案情说下来其实简单得很,说他们有冤,的确有,要说也是送上门去给人坑的。事情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地方上有个姓祝的读书人,他有幸中了举。祝老爷中举之后,亲朋好友乡里乡亲都求上门去,纷纷将自家田地挂他名下。朝廷说举人免税,本乡出了个举人老爷,可不就造福乡里了。不说家底稍薄的,哪怕家底厚,能不交税他也不想交。
  起先是白挂,后来关系亲近的挂完了,关系远的就许点好处有偿挂。
  举人老爷本来家贫,心里装着乡亲,可人是会变的,逐渐发达之后想法自然和当初不同。
  虽然想法变了,举人本身要脸,没为难这些来挂田的,这么多年下来双方一直相安无事,直到今年夏天,老举人没了,他几个儿子分了家,分家之后不认举人立的字据,直接吞了挂在他们家里的田地。
  当初为了避税去挂田的,占了朝廷二十年便宜之后田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