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作者:心情很down      更新:2023-03-18 14:51      字数:6226
  他曾经在国公府的藏书楼看过大赵的邸报,每次科考的内容都会呈现在邸报上。
  大赵的科举没有明清八股那么严重的束缚考生的思想,但对正统儒学的理解要求严格,而且出的策论题目都是东拼西凑的内容,考的范围十分广泛。
  祁青远一边摇头晃脑的念着,一边思考着,以他的水平再在国子监认真学几年,应该还是能考出个功名,有了功名外放谋个小官,从八品县令做起,熬一二十年,小心不犯错,至少能升到四五品吧。
  等老国公爷逝世,世子继任国公,他这个庶长子就可以分家出来,到时候伍姨娘年纪也大了,就去求一求世子,把伍姨娘接出来和他一起住。
  祁青远微笑起来,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现实的梦想。他一定可以做到的,他要的不多,只要能好好活下去,离开那个令人压抑痛苦的地方,保护好在意的人就够了。
  一上午的时间一晃而过,封先生的确是一位经验老道的五经教授,讲解《诗经》里面的有些诗意时,让祁青远这个有着上辈子记忆的人都忍不住叹服。
  丁三院的四人准备一起回院子里用午膳。他们的午膳自有各自的小厮领回院子了,用了午膳还可以休息一会,下午的上课时间是在申时。
  几人走走停停,有时打闹几句,有时交流一下感想,轻松惬意。
  “喂,你没长眼睛啊。”祁青远忽的听到有个恶狠狠的声音传来。他转头一看,就见走在他后面的于耿被一个微胖的少年推了一把。
  郑业忙上前扶着于耿,不悦的朝那微胖少年道:“他只是不小心碰到了你,你又没磕着碰着,你动什么手。”
  那微胖的少年身边也有几名同伴,见状也劝道:“彦博,算了吧,又不是什么大事。”
  “算了,要是别人的确不是什么大事,是他的话,嘿嘿,可就没这么容易了。”那叫彦博的少年盯着于耿似笑非笑的说道。
  众人一听,看来是认识的人啊,而且似乎还有旧怨。微胖少年的同伴也不劝了,站到了他那一边,祁青远几人自是站在于耿一边的,几人就这样僵持着。
  于耿也不说话,脸涨得微红,嘴角动了动,想说的话终是没有说出来。
  祁青远几人皱了眉头,郭金熙低低的在他耳边问:“这人是你认识的?你们有什么矛盾么之前。”
  于耿还是沉默着,衣角被捏得紧紧的。
  微胖的少年又轻蔑的笑了几声,“于耿啊,几年不见就装不认识了啊,那行,你忘了我是吧,我可还记得你,记得清清楚楚,要不我提醒提醒你。”
  于耿听到眼睛猛的一缩,嘴唇发抖,郑业看不过去,大声问那微胖的少年:“你到底想怎么样,直接说出来便是。”
  祁青远此时也站了出来,不经意的说了句,“才出崇志堂不久,要是闹起来,马上就会惊动先生们,是你们想要的么。”说完也不看那微胖的少年,倒是对着他的几个同伴友好的笑了笑。
  微胖少年身旁的一个同伴,就开始劝道:“彦博,要不让他道个歉就算了,我们还有事呢,跟他一般见识多没趣。”
  另外两人也赞同的点头。那微胖的少年冷哼几声,不耐烦的听劝,眼睛像刀子一样刮了祁青远一下,朝于耿喝道:“呵,没想到你身边还有聪明的人帮你,不过不知道下次见到的时候他们还愿不愿意站在你身边。”
  说着带着几个同伴拂袖而去。
  剩下祁青远几人,大眼瞪着小眼,瞧着于耿涨红着脸沉默着,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还是郭金熙插科打诨,拉着于耿的手,边走边说,“你今天真倒霉,碰到一个严厉的先生不说,怎么还撞到一个胖子啊。”
  祁青远和郑业跟在后面,也安慰道:“是啊,于耿,你也真够倒霉的,走路都碰到一个碰瓷儿的。”
  郑业诧异的问了句:“什么是碰瓷儿?”
  祁青远见郭金熙也投来好奇的目光,于耿的情绪也缓和了些,有些尴尬的解释道:“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有的骗子为了骗钱,故意在人不注意的撞到人身上,然后向他们要赔偿。”说完又感觉加了句,“我是听家里的婆子说的。”
  郭金熙哈哈大笑,抚额道:“对,那胖子就是碰瓷儿的。”
  这么一笑,气氛果然好多了,于耿整了整心情,叹了口气道:“刚才多谢你们了,等回了院子,我就把我跟郭彦博的事情跟你们说清楚。”
  第24章 于耿
  “那人是刑部侍郎之孙,袁彦博。”祁青远几人草草用了午膳,坐在书房内听于耿讲诉着,“我父亲现是苏州同知,他父亲两年前在苏州任通判。我们在七八岁就认识了,一起在苏州的衍文书院启蒙。”
  “衍文书院是苏州最好的启蒙书院,招收的孩子都是苏州的官宦子弟。大家一起启蒙,一起玩闹,袁彦博是从京城来的,总是有很多新奇的点子玩乐,很快他就成了我们书院的小头领。开始大家还相处的很好,可渐渐的袁彦博跋扈嚣张的性子就显现出来。”于耿说到这儿,本来面无表情的脸呈现出一些不屑。
  “总是支使我们帮他做这做那不说,有一次他怂恿我的一个好朋友随他逃学,被先生发现后把责任都推了我的朋友身上。”
  “我们那些孩子都是苏州的小霸王,受了欺负肯定不罢休。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也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自然不愿意被他当小厮使唤和当替罪羊。于是就联合我的几个好朋友在书院和他唱反调。”
  于耿脸色发青,继续说到,“那时候在苏州,他父亲的官阶也比我爹还要低一阶,我也没在把他放在心上。他逃学我们就告诉先生,让先生罚他;他让人帮他写先生布置的功课,我就和几个朋友撺掇着假装答应,第二天让他交不成功课……”
  祁青远想着,这些虽是小孩子之间斗气的把戏,可也的确算是和袁彦博结下了梁子,难怪他中午时咬着于耿不放。
  “就这样,我们和他的梁子越结越大,后来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还大打了一架。因为这事,我被我父亲在祠堂罚跪了一整晚。我从没受过罚,心里就不愿意认错,第二天就受了凉,在家整整养了七八天,才痊愈回了书院。”
  “那时候我还想着,等我回了书院一定要和我的几个好朋友,想个好法子好好收拾他一番,可等我回了书院,情形全变了。我的好朋友开始对我不理不睬,又和袁彦博玩到了一块儿;原本的同窗也对我指指点点;郭彦博更是变本加厉的嘲笑我,排挤我。”想到不愉快的经历,于耿的声音里带了一丝颤抖“我完全懵了,就跑去指责我的好朋友,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对我,可他们眼里嘴里只有轻蔑,郭彦博更是说和我在一起读书都是侮辱了他们。”
  于耿说到这儿,情绪激动,满脸发青,祁青远几人也是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只是几天而已,会发生什么事情,让整个书院的学生都发生改变。
  几人都一脸好奇的看着于耿,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在书院的情况变成了那样。
  于耿沉默了良久,哑着嗓子道来,“我的祖父姓耿,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家道中落,祖母病逝,屡试不中,辗转多年落户山西。带着我父亲在山西粮食大户于家当了私塾先生,勉强度日。”
  “山西是传承多年的豪门门阀和世代盘踞的商业大户的地盘。于家是山西的粮食大户,于家传承三代,当代的家主在商场上手段凌厉,屡出奇招,把于家从一个中等商户变成了一个极顶商业豪门。挣得了偌大家业,可在山东商场上如擎天柱一般的人物,却只生了两个女儿,而没有儿子继承家业。”
  讲到这儿,祁青远大概也能猜到,一个落魄书生和富家小姐的爱情故事。不过这是在古代,追求爱情是要付出代价的。
  于耿越说越顺,刚开始的担忧、愤怒、悲哀都平顺下来,他甚至用自嘲的口气道:“我的母亲就是于家的大小姐。在我外祖父不断求子失败的同时,就把希望放在了我母亲身上,我的母亲是作为承嗣女养大的。”
  “而我的父亲,从小受祖父严格的教导,在学问上也青出于蓝,祖父那么严肃谨慎的人也对父亲赞不绝口。父亲在于家渐渐有了天资聪颖的名声时,也就入了我外祖父的眼。”
  “祖父早年奔波在外,忙于家计又要考学,在中年还承受了丧妻之痛。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父亲养大,身子早就不堪负荷,祖父逝世时,我的父亲才十三岁。”于耿沉重悲伤的说道。
  在一段长长的沉默后,他才继续开口,“后来,外祖父在热孝中为我母亲和父亲订下了婚事,我的父亲入赘了于府,也就弃了他原本的姓氏,改姓了于。”
  在大赵男子入赘是一件让人极为不齿的事情,一般只有没有骨气,放弃尊严,实在走投无路的男子才愿意摒弃祖宗,改名弃姓,改随女姓。不仅生的孩子要随女姓,死后进的也是女方家的宗祠,世人皆称之为不孝。
  祁青远几人面面相觑,没想到于耿的父亲,堂堂一个五品官员,居然是入赘的。
  后面的他们也都能猜到,一定是袁彦博不知道怎么知道了于耿父亲入赘的事情,就散播到了书院。小孩子本就没有什么主意,只要一个人带头唾弃一人,三人成虎,其他人为着面子也会孤立于耿。
  果不其然,于耿悲愤的声音继续传来:“郭彦博在学院传播我父亲入赘一事,他们都嘲笑我,孤立我。我那时候还小,自我记事起,我的父亲就已经是朝廷命官了,家里也从来没有人给我透露过这样的风声,我哪里肯信,又和他打了一架。”
  “后来,我被我父亲领了回去,再也没去过书院,都是请了先生在府里授课。这件事后我在苏州也没了什么朋友,父亲为了我想尽了办法才把我送到了京城来。”于耿眼神落寞,神色凄惨。
  他看着脸色各异的几人,苦笑着说道:“我把事情完整的告诉了你们,就是不想欺瞒你们,你们看不起我也罢,嘲笑我也罢,同情我也罢,我都不在乎,也都没关系。”
  于耿的声音到底弱了下来,祁青远看着他脸色发青,手脚僵硬,哪里还有最开始见面时的开朗热情。
  祁青远从他的讲诉中看出了他是一个自尊又自卑的人。他没有讲在他知道他父亲入赘后他的痛苦煎熬,也没有讲被朋友抛弃的伤心绝望,更没有对他的父亲抱有埋怨偏激之词。
  祁青远本就对什么入赘之类的事没有任何偏见,况且父辈的事情也不是于耿能做决定的,再说祁青远本就对于耿的印象很好,再经过这件事,于耿坦诚坚毅,祁青远认为他是一个值的结交的朋友。
  正准备开口安慰他,没想到郑业抢先开了口,“其他人怎么想我不管,反正你是我认定了的朋友,我是不会因为你父亲的事而瞧不起你的。”
  郑业出生国子监祭酒郑家,家教森严,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虽有些清高,但为人很是正直,是不会因为父辈的事牵连到于耿的。
  于耿的眼里蹦出些许光华,祁青远也开口道:“出生不是我们能选择的,既然已成事实,我们要改变的是未来。我记得曾看过一本佛经,上面有两句话:他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
  于耿喃喃的接道:“且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祁青远含笑道,“对,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于耿听着祁青远的话,正聋发聩。他发青的脸染上了几丝红晕,绝望悲伤的眼神也透出坚定,他直直的看着祁青远,他知道祁青远是国公府庶子,出生勋贵却走上科举之路,肯定也有自己的艰难之处。
  可想想祁青远却积极向上,想着的是强大自己来让别人不敢再有轻辱之心,而自己却是一味的逃避自卑。他振奋了心神,觉得在他心里溃烂了几年的伤疤正在愈合,他朝祁青远投去感激的目光。
  郭金熙也笑嘻嘻的道:“我们可不是你苏州那些乡下地方的朋友,咱们好歹也是国子监的贡生吧,才不会有那些落后偏激的想法呢。不过,没看出来啊于耿,你这身板小小的,还和那袁胖子干了两架,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几人都被郭金熙的逗乐笑了起来,郑业调侃他,“苏州可是鱼米丰腴之地,在你眼里就成了乡下地方了。
  郭金熙一脸傲娇,“本少爷可是在京城,天子脚下出生的,说它是乡下地方就是乡下地方。”
  于耿带着感激,有些激动的说道:“谢谢,谢谢你们。我好不容易从苏州到了京城,没想到又碰到了他,我刚才几乎以为衍文书院的情景要再现了。你们能接受我,抬举我成为你们的朋友,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郭金熙接嘴道:“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你就不要再想了,我们有缘同住一院,自是站在你这一边的。至于其他的事嘛,我们还是关心,你和袁彦博打架谁赢了啊。”说完还挤了挤他圆鼓鼓的眼睛。
  于耿对郭金熙关心的点有些无奈,不过心里暖暖的,摊了摊手,有些夸张的配合道:“你别看我身板比不上那胖子,不过我灵活啊,差点都把他的牙齿给打了下来。”
  祁青远也凑热闹,“哟,这么厉害,要不我们来比划比划。”
  于耿脸上也带了笑容,做了个投降的姿势,几人哈哈大笑,丁三院染上的阴霾总算是驱散了。
  第25章 跑马场
  “哎,你们到底选哪两门啊。”郭金熙看着几人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的样子,催促道,“反正都是那几样,喜欢什么就选什么嘛,你们都商量了一个多时辰了。”
  郑业耸耸肩,坐到他旁边,“我是早就选好了,就是他俩,磨磨蹭蹭的。”
  郭金熙笑道,“你猜猜我选的什么,猜对了本少爷请你喝茶。”
  郑业想了想,虽然有些嫌弃堆在屋里的那几大包君山银叶,但还是很给面子的猜道,“反正我选的肯定和你不一样,除了书和礼,就剩下御、射、乐、术。看你绣花枕头的样子,御、射你是不感兴趣的,就只剩术、乐了。”说完还有些小得意的看了看郭金熙,做了一个毫无难度的表情。
  郭金熙有些夸张的熊抱了郑业一把,嘴里嚷着:“真是知我者郑业业啊,我还就真的选了术和乐。”
  祁青远和于耿商量讨论了半天,也下了决心,招呼两人,“走吧,我们也选好了,去先生那报名吧。”
  郑业问道:“你们商量了半天,选了什么。”
  于耿正要回答,郭金熙就抢先开口,“要不,你再来猜猜,猜对了我再请你喝茶。”
  看着郑业很是嫌弃的看了一眼郭金熙,祁青远笑着开口:“我选了御、射;于耿选了御和书。”
  郭金熙想了想,歪了歪脑袋,“你们几个选的还有一些是相同的,就我选的两科都不一样,那我岂不是被你们华丽丽的抛弃了?”
  于耿伸长身子,朝他问道:“你现在改还来得及,要不,你选跟我们一样的。”
  郭金熙转了转眼珠子,叹了口气,摇摇头,“可是我对御、射不擅长也不感兴趣;更别说礼和书了,我最讨厌那些老头子在我面前讲什么圣贤礼仪,吉、凶、宾、军、嘉了。”
  郑业阻止道:“还是照自己的意愿来吧,选自己感兴趣的学起来也有意思一些。再说你这么大一个人还要拉着别人陪你啊。走吧走吧,去晚了说不定先生还要骂我们磨蹭呢。”
  祁青远含笑点头,于耿也安慰的拍了拍郭金熙的肩膀,拉着他几人往广业堂走去。
  国子监有规定,学生们除了要学习四书五经外,每人还要从六艺中挑两样学,每年也是要纳入考核范围内的。
  几百上千年的传承下来,大赵要求的君子六艺,礼指的是吉、凶、宾、军、嘉五礼;乐指的是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御指的是骑马、驾驶马车的技术;射指的是射箭技术;书指的是书法;术指的是数数、理术、气数。
  郑业出生书香世家,自然对礼和书更熟悉。
  郭金熙出生皇商,自然离不开术,至于乐,就是他自己的喜好了。
  于耿的父亲出生科举,选书到不奇怪,至于还选了御倒是和祁青远有一些关系。自从那天祁青远劝慰他之后,他就对同样出生身份有些尴尬的祁青远有了惺惺相惜之意,本有些拿不定主意的他见祁青远选了御、射,就跟着也选了御。
  至于祁青远选御、射,他倒是没有多想,只是对数没什么兴趣,平时读书写字也就练了书法了,在音乐上实是没什么天赋,骨子里又不是固执古板讲礼数的人,相比之下就只有御、射更合适一些,就选了这两科。
  几人到先生那报了名,确定了自己选的,就商量着去平日里上课的地方看看,郭金熙约着丁贰班与他一样选了乐的同窗去了音韵阁,郑业也随着人群去了正仪台,剩下祁青远于耿两人约着去了飞腾院。
  飞腾院不只是一个院子,除了先生讲授马术,圈了一块地方作为初学者的场地外,更大的一片是广阔平坦的跑马场,学子们可以到这里放松心情,比赛逗乐;射翎场也建在这里。
  祁青远两人到飞腾院时,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了。有初学者在助教的帮助下跌跌撞撞的学习着,也有高年级的师兄们在马上飞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