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兵学显威
作者:
隔壁小王 更新:2023-03-20 15:43 字数:2200
汉中,城墙上。
马城看着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十方大山,山水相间,看似无穷无尽的绵延山峰,竟一时无语。
前线,辽骑,陕兵已大举进山,杀气腾腾,漫山遍野的清剿流寇。
入夜,汉中西北方三四百里处。
前面尖兵脚下一软,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后队慌忙停下脚步,就地布防。
马灿急吼吼走到前面,看着正前方杂草灌木掩盖下,竟是一道极难发现的深沟,长约三五丈,沟壑中还有一潭死水,深不见底,前方竟是一处绝地。
无奈,只得全军停下来休整,恢复体力。
千余明军便在悬崖上停下来,布置境界,背靠着坚硬的山石取出清水,口粮,吃饱了便和衣而卧。马灿一屁股坐到一块石头上,面色渐渐变的古怪,此时方知什么叫天险,这甘肃与四川交界处的深山密林里,人迹罕至,这地方白天热的受不住,被大太阳晒的头晕脑涨,夜里却又十分寒冷。
出奇兵奇谋自是不能生火造饭,便几口将甲等口粮喝着清水,翻着白眼吞下去。
不能生火,不能打猎,还要掩盖沿途经过的痕迹,马灿牢牢记得兄长的叮嘱,忠实的一条条执行着。马灿对兄长的叮嘱是极信服的,大军过处留下处处痕迹,那还能叫奇兵么,奇兵,自是来无影去无踪的。
马灿将后背靠在山石上磨蹭了几下,咧了咧嘴,后队,几个年纪极轻的参谋官,便在军兵搀扶下气喘吁吁钻出山林,赶了上来。马灿看着这几位兵学出身的参谋官,动了动脚,踢了踢正在狼吞虎咽的张水子。张水子很冤枉的睁大眼睛看过来,嘴里还满满塞着食物,便如同一只滑头滑脑的仓鼠。
马灿气便不打一处来,哼着道:“送些吃食过去!”
张水子咕咚咽下一口干粮,色变道:“没了,真的没了!”
马灿又好气又好笑,趁他不备猛的一抓,夺下腰间涨鼓鼓的褡裢,打开,褡裢里塞满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吃食,糕点,肉干,应有尽有。马灿随意抓出几块红枣糕,将褡裢仍还给一脸痛惜的张水子,便起身往那几位参谋官走去。几块枣糕递了过去,三位参谋官起身接住,道了声谢,便从行囊里取出几本书,几幅地图,头碰头凑在一起嘀咕起来。
马灿又坐回来,和衣而卧,暗中观察着那几个兵学门生。
张水子仍是满脸痛惜,嘀咕道:“装这些书做甚,书,能吃么?”
马灿又气的翻个白眼,小声骂道:“夯货,就认得吃!”
张水子自是很不服气的,梗着脖子辩解道:“讲讲道理么,书又不能果腹,背着几大箱子书进山,不是傻么?”
马灿实在懒的与他理论,轻哼着道:“你这夯货,便只能做个亲兵哨官,咱们的前程全在这些书里了,瞧着吧!”
张水子将信将疑,看着那几位头碰头,激烈争论的兵学门生,心中困惑便甩了甩脑袋,懒的去想。马灿自是心中有数的,这几位可都是开原兵学的高弟,新近才加入军中做了参谋官,专门负责为大军带路的,这情形,说是带路倒不如说是找路,要在这穷山恶水之间,找出一条通天大路。
马灿也估摸着明白了,这剑门蜀道起于春秋时秦惠文王九年。
秦将司马错灭蜀,走的便是剑门蜀道,后东汉永平四年,司隶校尉杨厥重修了剑门蜀道,之后这剑门道历经两千年变迁,数也数不清的大小无数场战事,埋骨处处,两千年间也不知死了多少人。然而经开原兵学教授,学子们考证,考证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这剑门蜀其实远不只一条,竟有好几条蜀道。
几位开原兵学教授,带领门生们考证了历代史书,游记,考证了无数典籍后,终于考证出这剑门蜀道,有不只一条可以直通剑门关的。
此事,事关重大,属于一等一等的机密,有别的路可以通往剑门关,那还了得么。
马灿看着几个兵学门生,心中感慨万千,兄长一手创立的兵学,开花结果,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他的兄长马城便最喜读游记,连马灿也受了影响,喜读游记,喜欢在游记中流连于山川大河,此回出征蜀道便随身携带了几本,行军途中每每与古人的记载,两相印证便有了极深的了解。
马灿以为这便是所谓的地利,兄长开创的兵学,赋予了地利全新的涵义。
那头争吵完了,三个兵学门生走过来,笃定道:“官长,架桥吧!”
马灿心中一喜,又质问道:“从这里架桥越过这道山涧么,确凿无疑?”
三个参谋官皆点头道:“确凿无疑,书上写着呢,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后蜀,有降卒进言,由昭化县江东越大山数重,有狭径,名来苏,蜀人于江西置栅守之,对岸有渡,路出剑门南二十里,至青缰店与官道合,由此进兵,则剑门之险不足恃也。”
马灿心中狂喜,追问道:“此处便是来苏道?”
三个参谋官猛点头:“出不了错,是来苏道!”
马灿再不犹豫起身招呼一声,召集人手,伐木造桥先过了这道奇险无比的山涧,左右不过三五丈长,一夜忙碌,便可架起一座可容五千精兵通过的木桥。一声令下,和衣而卧的明军纷纷起身,在不起眼的密林深处,以刀斧砍伐坚硬的树木,以随身携带的铁丝捆绑,数百人忙乱了起来。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一声冷哼,三个兵学门生不屑的将头转开,兵学门生自是心气极高的。
马灿回头,看到说话的竟是张水子,笑了:“呀嘿,水子竟懂得掉书袋了么,不错,当真不错!”
张水子重重的哼了一声,转了个身,又抱着他的刀假寐。
半个时辰后,明军用铁锁将人吊下悬崖,人在半空中荡来荡去,将一杆杆铁钎深深的钉进坚硬的山石中,造桥。
悬崖下,竟响起一声喜悦的轻叫:“铁索,有铁索!”
哗啦,马灿心中狂喜领人簇拥了过去,伸长脖子往下面看,一阵头晕目眩赶忙又缩了回来。不多时,几个明军精兵猛的一蹬山石,吊着绳子荡了出去,人人手中都抱着一截铁锈斑斓,不知在悬崖下锈了多少年的古铁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