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镇国长公主 第99节
作者:赵十一月      更新:2023-03-23 03:24      字数:3995
  这话颇有几分要把家事交给谢晚春的意思,依着宋氏的为人自然不是随口说的。
  不过谢晚春如今也懒得管那些事,只是笑应了几句。
  ******
  又过了几日,宫里传了消息出来,说是皇后想念家人,便叫宋氏与谢晚春一同入宫去了。
  因着这几日,皇帝日日都歇在坤元殿中,故而坤元宫上上下下的宫人们皆是喜气洋洋,精神气儿都显得格外不一样。即便是几个在皇后边上贴身伺候的女官亦是颇为轻松的模样。
  一个姓吴的女官亲自引了宋氏等人入内,掀了帘子进了殿门,便见着王望舒独坐在榻前,正闭目养神,听着一个穿着绿袄红裙的宫人以枝头黄鹂一般轻柔悦耳的声音念着书。
  因是午后,金色且又柔软的阳光自朱红色雕花木窗外折入,照在王望舒的身上,使得她光洁白腻的额上也映了一层薄薄的柔光,仿佛还能看到细细的绒毛似的,越发显得她娇嫩、明丽。
  王望舒听到传报声与脚步声,忽而睁开眼,乌黑犹如墨画的眼睫一扬,面上已是显出几分喜色来。她亲自从榻上起来,快步迎上前,直接伸手扶住了正要行礼的宋氏与谢晚春,连声道:“娘和嫂子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快些坐吧。”
  说罢,拉着宋氏与谢晚春在一张木桌子前头坐下。
  那位吴女官甚是聪慧,不一会儿就亲自端了从小茶盘,捧了茶递与宋氏与谢晚春,嘴里道:“今儿天凉呢,外头走了一圈,先用口热茶吧。”
  那木桌上摆了几碟点心和果品,配着热茶倒是正好能用。
  谢晚春与宋氏皆是接了茶,垂头喝了一口,倒是觉得稍稍缓了口气。
  王望舒想着有事要与母亲和嫂嫂说,便又抬高声音吩咐道:“你们都先出去吧,我与夫人有话要说。”
  吴女官应了一声,十分恭敬的行了个礼,然后领着左右伺候的宫人们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的退了出去。
  王望舒见着周侧再无旁人,不由松了口气,伸手握住宋氏的手,眼眶微微泛红:“这几日我都睡不好,因着心里惦记着娘和家里,就连做梦都梦见小时的事情。这才想着要叫娘和嫂子入宫来说说话......”她瞧着宋氏发上新添的白发,眼底更是酸涩,羞愧得不行,“都怪女儿不孝,不仅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反倒要叫家中上下都替我操心。”
  宋氏闻言亦是心中一酸,她抬起眼她细细的瞧了瞧女儿如今的模样,仿佛怎么瞧也瞧不够似的。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宋氏总觉得女儿比之前更瘦了许多,她忍着眼泪,握紧了王望舒的手,哑声与她道:“快别多想,家里头都好呢,只盼着你也能好......”她犹豫了一会儿,伸手抚了抚女儿的鬓角,柔声道,“你过得好,我们才能放心呢。”
  王望舒瞧着母亲温柔如昔的笑容,只觉得眼前微微有些模糊,眼泪险些都要掉下来了。
  她想说自己的日子并不算好:每晚都要和那么一个恶心讨厌的人睡在一起还要想方设法的讨好他,她都快要被逼疯了;后宫里头那些女人貌似恭谨实则各怀鬼胎;还有左右伺候的陌生宫人、繁杂而毫无头绪的宫务......
  可话到嘴边,王望舒反倒深深的吸了口气,把哽咽声咽了回去,咬着唇笑了起来,安慰宋氏与谢晚春道:“我好着呢,容氏都已关进冷宫里了,陛下因着冤枉我的事情,这几日怕也愧疚得很,事事宽待,宫里头谁不高看我一眼?娘和嫂子现今却也不必再为我担心。”
  谢晚春左右瞧了瞧殿中的摆设,不由暗自点头:确实,坤元宫里怕是有不少东西都是新赐下来的,都是皇帝内库里的珍藏,这就很能显出皇帝如今的态度来。不过,想着萧妃那根毒刺,谢晚春与宋氏都有些不放心,谢晚春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既然容氏已去,那萧妃呢,她怎样了?”
  王望舒迟疑了一会儿,还是细声应道:“萧妃这几日正抱病呢,说是因为容氏的事情难过,整日里哭着。陛下这几日除了在我这儿歇着之外,便是去她宫里头安慰她。”
  萧妃显然比容贵妃高明得多,不仅手段了得,甚至还很了解皇帝。她这几日和皇帝哭哭啼啼,不仅能够在皇帝面前表现出“纯善重情”的模样,更能勾起皇帝对容氏的旧情。也许现在皇帝深恨容氏欺骗,愧疚于王望舒;可时间久了,想起往日里与容氏之间的情意,皇帝未必不会迁怒于王望舒。
  宋氏一听也明白了萧妃的打算,不由冷哼了一声:“萧家养出的女儿,果真是能干的很。”从被镇国长公主弄死的萧淑妃再到如今的萧妃、乃至于当初在王家玩手段的萧琪......每个都是会耍手段、装无辜的黑莲花。
  谢晚春想了想倒是开口道:“早前萧淑妃还在的时候,皇帝边上便有几个妃嫔死的莫名其妙,萧家的姑娘大约都懂些医毒手段,似萧妃这种早早调.教好了准备要送进宫的恐怕懂得更多。旁的我就不多说了,你自己心里大约也是有底的,只是吃食穿戴上都要当心些,莫要中了旁人的手段。”
  “对对对,你嫂子说得对,”宋氏也觉得谢晚春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忙又道,“找几个会医的在边上伺候,那些香料、布料、蜡烛什么的也要提点心......”
  宋氏一腔慈母之心,总也有交代不完的话,正要接着往下说,忽而听到外头有人进来通报。
  “皇后娘娘,萧妃娘娘来给您请安了。”女官掀了帘子,垂着手入内禀告道。
  王望舒来回看了宋氏与谢晚春一眼,心里已有几分计较,倒是十分沉静的点了点头:“让她进来吧。”
  众人等了一会儿,果是见着萧妃领着两个年轻美貌的宫人,袅袅娜娜的从外头进来。
  待萧妃往里走了几步,众人此时方才看清她全身的装扮:一件水绿色领浅黄底绣绿萼梅花的对襟厚缎褙子,中间系一条橘黄色的腰带,上挂一块雕工精致的黄玉,依稀可见里头的白色交领中衣和白色长裙。
  只见萧妃头上鸦羽似的乌发被梳了个极简单的弯月髻,用几支祥云头的玉簪子固定住,乌黑的鬓上还有插了一朵黄宝石雕成的宝石花,中间的花蕊是用米粒大小的珍珠做成的,光华内敛,犹如萧妃本人一般。
  比起容贵妃那样华贵精致的打扮,萧妃这身装扮已算是十分的朴素简单。不过,因萧妃本人生得年轻又美貌,自是无需用华贵珠翠来吸引旁人目光,如此的装扮,倒是能显出她清丽秀逸的容色来。
  萧妃先是上前给王望舒这位皇后行了礼,然后又转了目光不易察觉的打量了一下宋氏与谢晚春,嘴里柔声笑着道:“听说王夫人和郡主今日来了,我方才在殿门口还犹豫了一会儿,就怕自己打搅了皇后娘娘和家里人说话呢。”
  “哪里算得上是打搅?快些坐下吧。”王望舒轻轻的应了一声,“我方才还和王夫人她们说起你的,病了这些日子,可是好点儿了?”
  “劳娘娘关心,今日已经是好多了,所以我才想着要来与娘娘问个安。”萧妃笑了笑,一副柔顺温婉的模样。
  谢晚春抬眸细细的看着萧妃,忽而道:“只是‘好多了’,那岂不是还未好?倘过了病气给皇后娘娘,那可怎么办?对了,听说这几日陛下日日都去探望你,可要小心些,要是陛下有个万一,岂不是你的罪过了。”
  如今正是春寒之时,皇帝又是个一贯多病的,说不得还真会病上几次。偏谢晚春这时候说出这话,日后皇帝病了说不得就有人要联系到萧妃身上。
  萧妃自是个伶俐的,面上笑容一僵,随即垂下头撇清道:“郡主说的是,此事是我考虑不周了。只是陛下来时,我都是隔着帘子说话的,应是无事。”
  谢晚春这才点了点头,并没再多再多说什么。
  王望舒忍着笑,给谢晚春打了个圆场:“郡主一贯心直口快,又惦记着我和皇上的身体,你莫要多心才好。”
  萧妃只得咬着牙应声,笑着道:“怎会,郡主一片好心,我自是明白的。”顿了顿,萧妃又挑了长眉,缓缓转了话捎,“对了,前些日子我娘来瞧我,说是我家七哥儿房里新纳的阮姨娘有了身孕,晋阳王妃常来看呢。听人说,王妃现今一说起郡主,便要落泪呢.......”
  萧妃生了一双极美的杏眸,看人时候好似秋水一般溺人,她说话时轻声细语,语声亦是十分柔和:“如今王妃年纪也渐大了,膝下唯有郡主一女,自是日思夜念,每每说起就要落泪。常人都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晋阳王妃有再大的不是,对郡主你也有生育之恩。还盼着郡主能念在父母生恩的份上宽宏些,莫要再惦记着那些旧事,早日和王妃和好。”
  萧妃生得清丽绝艳,说起话来亦是娓娓动听,有条有理,句句在理,好似谢晚春不答应那便是大不孝一般。
  王望舒倒也知道些谢晚春与晋阳王妃之间的事,忍不住便要开口谢晚春开口说几句,边上的谢晚春却忽的站了起来。
  “萧妃这话好生奇怪,说是‘听人说’,也不知是听谁说的?难不成是那个阮姨娘?娘娘何等身份,何必要听信一个姨娘的话?”谢晚春不给萧妃反驳的机会,直接往下道,“我与王妃之事,陛下亦是知道的,倘若娘娘真有什么不满,不若与我一同去陛下跟前把事情说开了?”
  萧妃还是第一回知道嘉乐郡主的厉害,暗骂一声泼妇却又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好半天方才勉强道:“是我一时失言了,郡主莫要放在心上。”说到这儿,萧妃又忍不住柔声接了一句道“只是为人子女,总也要知道‘孝顺’二字,顺是何意,郡主也该明白才是。”
  谢晚春深深觉得自己留晋阳王妃一条命风风光光过日子已是极大的孝顺了,如今听得萧妃这话,正要冷笑几声,眼角余光却瞥见了窗外一闪而过的明黄袖角,她心念一转,反倒抬袖擦了擦眼角本就不存在的眼泪,软了声调:“我为人女,又怎会不想着孝顺母亲?自我少时入宫起便每每惦记着王妃,常送东西过去,哪怕是出了嫁也不曾落下半点。可王妃虽是收了东西,但每每见了我总也是咒骂不断,倘真是事事都要顺着王妃,头一件怕就是要我去给我那苦命的兄弟赔命呢......娘娘莫非真要逼死了我才好?”
  萧妃还未来得及开口,皇帝便从外边快步入了门,应声道:“晋阳王妃之事,朕亦是知道的,此事确是萧妃多言了。”他抬抬手免了在场诸人的礼,倒是扶了谢晚春一把,柔声道,“朕自小与郡主一同长大,郡主待王妃的孝心朕亦是看在眼里,十分清楚。可惜,大约真就像是先帝说的那样,‘父母缘浅’吧......”
  萧妃被皇帝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一句“多言”,几乎就相当于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骂“多管闲事”,简直是一点脸面都不留了。她虽是脸皮极厚却也不免有些羞臊,只是因她素是能屈能伸,不一会儿便调整了情绪,低眉顺眼的给谢晚春道歉:“都怪我偏听偏信了,倒是惹得郡主念及旧事,这般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