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劝服
作者:苏小尘      更新:2023-04-09 07:33      字数:4570
  “你们跟我来。”
  严广胜对着女儿和被扔醒了的儿子说道。
  “爹,得先救人啊。”严庆喜急急地说道。
  “就凭你?”严广胜非常不给面子的反问道。
  不等儿子回答,严广胜又继续说道:
  “三皇子和黄守孝,不到最后一步,是不会杀人的。
  除非他们不在意天下人悠悠众口。
  他们现在,也只是先把人控制起来,以防万一而已。
  里面的人,还安全着呢。”
  严庆喜冷静下来,也相信了爹说的话。
  “我们不能贸然闯入,以免打草惊蛇。若想救人,最好还是用别的法子……”
  严广胜目光如炬,胸有成竹,对儿子女儿说着自己的打算。
  尤其是他见女儿,被一队精兵护卫保护着之后,对朱明安就更加多了一份信任。
  救朱明安的心,也愈加地坚定。
  严庆喜听了严广胜所说,这才压低声音,忍不住震惊道:
  “爹,你竟然带了十万严家军过来?
  这一路上,为什么我都没有看到?
  他们如今,藏在何处?”
  严广胜拍了拍儿子。
  “你当然没有看到,因为十万严家军,现在还在赶来京城的路上呢。
  爹也是默许了五皇子和欣儿的亲事之后,才与他商量着,调军入京的。”
  他与朱明安密谈严欣之事,比皇帝给两人下旨赐婚,要早了将近一个月。
  两人当时就决定,私下调兵入京。
  若是没有得到皇帝准许,就私下调兵入京,这可是犯了诛九族的谋逆大罪。
  那时候,皇帝身体已经很差,但是还没有写下传位诏书。
  而朱明安,也没有资格调用军队。
  在柳文升的建议下,朱明安偷偷地见了得宝公公。
  得宝公公,一直陪在皇帝身边,勤勤恳恳服侍几十年。
  朱明安提出,让得宝公公在调兵令上,盖下玉玺章印。
  得宝公公虽然也向着朱明安,平日里大臣们的奏章,他也是在皇帝的授意下,帮着盖章的。
  可是这种调遣十万大军的军令,让他偷偷背着皇帝,私自盖章。
  那他被凌迟十遍,也抵不了这罪的。
  朱明安就按照柳文升所教的,问得宝公公:
  “父皇身体如何,你贴身侍奉多年,最是清楚不过。
  父皇忌惮严大将军,不会轻易调兵入城。
  可若因为忌惮严大将军,就被黄守孝等人得了先机,想必也不是父皇所愿。
  父皇如今,还能撑得住几时?
  难道要等黄守孝打到宫里来,再让人去临时调兵吗?“
  当时,得宝公公匍匐在地,颤抖着回答道:
  “京中有三军数十万守城将士,何苦冒险千里迢迢调严家军入京?
  若是三皇子和黄守孝逼宫谋反,严家军还能说得过去。
  可若是殿下算岔了,三皇子无谋反之意,那么被人状告谋反的,就是严大将军了啊。
  殿下调严家军入京,也是要被安上那谋逆大罪。
  殿下,万万要三思而后行啊。”
  朱明安斩钉截铁地说道:
  “公公不必再犹豫。
  三皇兄和黄守孝,若是得不到这皇位,必定谋反无疑。
  除非公公告诉本王,父皇已经打算立了三皇兄为太子,以后会由他继承这大周的江山。”
  得宝公公看向朱明安,思考着朱明安的话。
  皇帝属意谁为太子,他作为皇帝心腹,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朱明安见他犹豫不决,又笑道:
  “若是父皇真打算立三皇兄为太子,想必年前也不必急召本王入宫。
  既然父皇早就有意将大周江山,委托于本王,那么本王就有使用玉玺的资格。
  只不过,本王是提前用了这玉玺而已。”
  得宝公公没考虑太久,就被朱明安给说动。
  在皇帝熟睡之后,他偷偷从皇帝枕头底下,摸出玉玺,在那张调兵令上,盖了章。
  他从拿玉玺,到放玉玺,身子一直颤抖地停不下来。
  当时永康帝睡梦中翻了个白眼,得宝公公就差点吓死过去。
  朱明安这才得了盖了大印的调兵令,名正言顺地让严广胜去调兵。
  虽说调兵令是名正言顺,不过这件事,除了朱明安、柳文升、得宝公公和严广胜之外,却是再无人知道。
  这也是防着三皇子和黄守孝等人,一旦起势,那么这十万大军,就是最秘密地救命符。
  显然,这救命符,如今就要派上用场了。
  严庆喜知道了这些事,知道了常青璃暂时无碍,这才放下心来,听着亲爹的安排。
  而柳文升那边,却并没有去皇宫,也没有去五皇子府,而是直接去了佑王府。
  佑王在三皇子秘密逼宫之前,也正被朱明安说的摇摆不定。
  只可惜,他还没被完全说动,朱明安就没机会来找他了。
  佑王二十年前,虽然人不在京城,可也是听说过夺嫡事件的。
  甚至,他也是为了避免卷入夺嫡事件,而提前以养病为由,远离京城。
  如今,他还是下不了决心,再次卷入这是非中。
  任凭柳文升好话一箩筐,说得口干舌燥,佑王都不肯松口,派兵相救。
  柳文升最终无奈,只得态度变得强硬。
  “佑王想远离这宫中是非,可却没想着,你本是皇室中人,这是非,又如何躲得过?
  您有十万大军在手,早就被人眼红心热。
  今天即便不是五皇子的人来求助,说不准过几天,就会有三皇子的人来求助。
  你打算两不相帮,以为可以置身事外。
  其实真若那样做,你不但无法置身事外,反而两方都得罪了。
  您到时候,再想回到封地偏安一隅,估计也是不可能。
  如今我代表五皇子殿下,向您来请兵相助。
  若您答应了,便代表您是五皇子殿下的人。
  若您今天拒绝了,那说明您心向着三皇子。
  佑王爷,您现在想好了吗?”
  “你一个小小的皇子侍读,竟然敢如此威胁本王!”佑王大怒道。
  他一直撑着没有表态,没有明确过自己会支持哪个皇子。
  可是如今,柳文升却把话说到让他无路可退。
  他本打算着,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两边就都不得罪。
  哪怕以后没有从龙之功,但是也不至于因为站错队而弄得家破人亡。
  可是现在,柳文升明确告诉他,他今天不表态支持五皇子,就代表他是支持三皇子的。
  这就让他很难办了。
  柳文升这完全就是在威胁他,立场明确地表态了。
  柳文升又说了一些软话,但是却依然婉转地让他表态。
  佑王却还是不肯表明态度。
  “虽然本王很想帮明安,可是你们也知道,本王虽然有十万大军,可是却都驻守在本王的封地。
  上千里的路程,也不是说调兵就调兵的。
  远水难救近火,本王如今,也是实在无能为力了。“
  佑王的打算是,拖一时算一时。
  他虽然身在京城,可是他的军队,却远在千里之外。
  他总不能凭着一张嘴,就能劝退三皇子的几十万兵马吧?
  柳文升此时,知道这个能在夺嫡中唯一活下来的王爷,不是省油的灯。
  但是他也不急了。
  他只向佑王再次确认道:“王爷这话,下官可否认为,您是一心向着五皇子的?”
  “那当然。”佑王果断地回答道:
  “本王一直都是看好明安这孩子的。
  若是本王的十万大军在京中,不用你二话,本王便立马调兵遣将,为明安马首是瞻。”
  “佑王此话当真?”柳文升继续追问道。
  佑王觉得柳文升话里有诈,可是他的话,却是已经说出去了。
  此时,他只能嘴硬到底。
  “本王一向说话算话。
  只是无奈,本王的兵将都不在京中。
  所以本王,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帮不上明安了。”
  柳文升突然问道:“佑王只身前来京城,虎符可是带在身上?”
  虎符,是唯一让能将士们听命的证物。
  在皇帝不能亲临的地方,谁拿着虎符,就证明了谁代表了圣意与皇命。
  佑王身为封地之王,虎符必定是要随身携带。
  佑王心虚,总觉得柳文升给他下套。
  可他此时,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本王当然要随身携带虎符。
  只不过现在,有虎符没有兵,也是枉然。”
  末了,佑王似乎为了表明自己真得一心向着朱明安一样,他把虎符从怀中掏出,往柳文升手里一拍。
  “虎符在此,若是有用,你尽管拿去好了。”
  佑王暗暗夸奖了自己的这一招以退为进。
  在他看来,他的兵不在京城,五皇子就是临时拿了虎符,也是没用。
  他不光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打消了五皇子的怀疑,还能让五皇子调不出兵来,而把这没用的虎符,直接还给他。
  真是进可攻退可守,一举两得好办法。
  他打算的好好的,就算是三皇子的人来劝说,他也要用这一招。
  如此一来,他还是两边表忠心,两边又都不得罪。
  佑王想的千好万好,也没料到柳文升会淡定地拿了他的虎符。
  “佑王深明大义,主动交出虎符,属下回去,一定跟五皇子好好说道佑王之功。”
  佑王伸出去的手,没能拿回自己的虎符。
  “柳侍读拿这虎符,实在没什么用。不若还给本王,由本王亲自照看为好。”
  柳文升却是不肯再交出虎符。
  “佑王爷此言诧异。
  您的十万大军,明日一早便能到达京城。
  五皇子殿下,有了您的这虎符,调兵遣将,更是如虎添翼,势在必得。
  属下回去,一定在殿下面前为您多美言几句。
  佑王爷的从龙之功,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论功行赏,必定少不了您的。
  属下告辞。”
  “慢着!”佑王急了。
  “谁说本王的十万大军入京了?
  没有皇上的命令,本王的大军,从不敢妄动。
  即便皇上今天下旨,没有十天半个月,大军也是到不了这京城的。”
  柳文升嘴角隐隐向上翘起,把虎符,也攥得更紧了。
  这时候,有数十人的高手护卫,闯了进来。
  柳文升看了一眼,便将虎符往那护卫头领身边一抛,“接着!”
  护卫们拿到虎符,对着柳文升和佑王一抱拳,接着便迅速离去。
  速度之快,佑王根本都没有反应过来。
  而且那些高手护卫,都是带着五皇子的腰牌来的,佑王府的侍卫,根本就不敢阻拦。
  柳文升见人已经带着虎符离开,这才安心坐了下来,对着佑王,波澜不惊地说道:
  “王爷请坐。
  也许您还不知道,一个月前,宫中的调遣军令,便已下发到了您的封地将领手里。
  他们半个月前接了命令,就从封地赶往京城。
  只是目前皇上被困于皇宫,皇令难以及时传达出来,所以五皇子这才借您虎符一用。
  到时候调派兵马,也更容易些。”
  佑王气得咬牙切齿,心里都滴着血。
  他全身发抖,哆哆嗦嗦地问道:
  “皇上从未传过如此旨意。
  你们这是假传圣意,私自调派大军,罪犯谋逆,竟然还拖本王下水。”
  柳文升亲自给佑王斟了茶,不紧不慢地说道:
  “瞧王爷说的,那调兵圣旨,可是明明白白盖着玉玺大印的,怎么能说我们假传圣意呢?
  再说了,王爷刚才已经大义凛然地表明了支持五皇子殿下,又何必因为这点小事情,而大动干戈呢?
  莫非您说支持五皇子,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可不就是嘴上说说?佑王气得浑身只打颤。
  他哪里知道,他的兵将们,已经到了京城了?
  要是知道,他怎么会轻易交出虎符,让自己的军队,随意地听五皇子调遣?
  可是他现在,虎符都没了,已经被五皇子的人抢了去,接管他的军队了。
  他就是不想归顺,也得归顺了。
  可是他一想到,他要归顺的朱明安,现在还被三皇子围困在皇宫里出不来,他就气得要命。
  要是朱明安失败了,那他也成了叛贼,会跟着一道下地狱的。
  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是让他陷入如此境地的罪魁祸首,现在却就在他面前,笑呵呵地给他端茶递水呢。
  佑王很想一刀解决了这个看似柔弱书生,实则腹黑又难测的阴险狡诈之人。
  柳文升却在佑王忍不住要动手时,又出言安抚道:“王爷尽管放心,五皇子大胜,指日可待。”
  佑王心里的几十米的大砍刀,又被自己生生地吞咽在了肚子里。
  事已至此,他就是杀了柳文升,也没用了。
  还不如心平气和地,坐等天降大运五皇子大获全胜呢。
  只是他心里,还是太没谱了。
  怎么想,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恶气呢?
  佑王不肯喝柳文升替他斟的茶,而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自己倒茶自己喝。
  他眼里冒出的愤怒之火,简直能将柳文升烤焦了。
  柳文升当然不在意这些“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