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收购轴承厂
作者:
向晚葵 更新:2023-03-05 19:33 字数:2157
“那继续练,说不定真的能以勤补拙,用最快的时间,把防身术和擒拿格斗要点全部学会。”秦冠麟虽然让云处安安排了两个人保护谢秀文母子,可以别人保护,总不如自卫,所以不断鼓励她加油。
两人你来我往,越打谢秀文对各种技巧就越熟练,不过两个小时,一些常见的招式,全部学会了。
回去的路上,秦冠麟一时手痒,突然把手搭在谢秀文的肩上,想试试她的反应。
没想到手腕一下子被捉住,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她一个过肩摔,就把自己摔在地上,并一只脚踩在胸口,让他动弹不得。
“怎么样?”谢秀文练了这么多次,这时候纯属条件反射,下意识地把他摔倒在地,见秦冠麟一脸愕然的模样,只好继续装傻。“我的反应还行吧!”
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这么用力摔他,会不会害他受伤?
“厉害,感觉已经要超过我了。”秦冠麟强颜欢笑道。“教会徒弟,师傅就会倒霉了,看来以后我得小心选择徒弟——”
谢秀文刚才那几下,真把他震住了。
真的是第一次学的吗?怎么反应这么快?
自己都没来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她打倒了。
“不敢不敢。”谢秀文把他拉起来,心里对自己的进步也很满意。“都是师傅教得好。”
又帮他拍去背后的灰尘。
好在秦冠麟没有恼羞成怒,否则的话,自己都不好解释了。
接下来几天,两人继续这样练着,还抽时间压腿拉筋。
刚开始确实有些难受,等适应后,很快就能做到位了。
这样一来,她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可以完善秦冠麟。
谢秀文现在已经要收着自己的力气,免得真的打伤他。
这天秦冠麟听到一个消息,隔壁县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国有轴承厂,因为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准备出售资产。
和谢秀文商量后,两人一起去了一趟工厂,看看设备和技术情况。
谢秀文知道轴承这种配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越来越受欢迎,因为用途实在太广了。
所以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只要设备没问题,就建议秦冠麟买下来。
也是国有企业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私营企业,只怕现在订单多到做不完。
到了目的地,两人找到负责人。
对方听说两人有购买企业的想法,非常热情,带两人来到工厂,介绍里面的情况。
国营企业比私营企业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倒闭后涉及工人的安置问题。
所以私企倒闭,无声无息,国企倒闭,地方政府会非常头疼,因为多了大量的下岗职工。
这些人丢了饭碗,如果没有别的企业安置,就会出社会问题。
所以就算出售企业,也会要求把工人的就业问题解决,就算降低企业的售价也在所不惜。
“还不错。”见里面的设备还比较新,谢秀文点了点头。“只要价格合理,我们可以考虑买下来。”
这次过来,两人提前商量过,由她拍板要不要购买。
因为谢秀文以前就说过,能赚钱的实业项目非常多,除了跟吴泽远他们的合作的那些,两人私下也可以投资一些,而轴承厂恰恰是她看好的项目。
“这些设备都是近几年购买的,原打算好好干下去,可是债务实在太多了,银行那边已经贷不出款,工厂发不出工资,才不得不卖掉还债。”陪同过来的负责人介绍道。
已经有好几拨人过来看过了,只是给的价格都太低,又不愿意全部收下工人,所以没谈拢。
“我也发现了。”谢秀文点点头。“就是因为有这些设备在,我才觉得这家轴承还有价值,加上工厂的技术部门一直不错,只要资金注入,就能正常生产了。”
前世的管理体系一样这样认为,一家企业的核心只有四样,人机物法,人指的管理问题,机指的制造用的设备,物指的是用的物料材料,法指的加工技术。
只要这四个方面没问题,一家企业就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至于销售,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这家轴承在她看来,机械设备不错,用的材料不用担心,加工技术有老工人在,也没大问题,毕竟这家工厂以前生产的产品,一直口碑不错。
只要解决管理问题,就能重新焕发生机。
反正买下来后,肯定不会再用原来的厂长以中高层管理人员,只要用市场经济的那一套来管理,原来的技术工人,继续用着也没关系。
当然总会有小部分拖企业的后腿,特别是前任管理人员的亲朋好友,这些人混日子惯了,哪里会干活。
到时给他们一个机会,如果改不了,直接辞退就是。
以秦冠麟的身份,只要顾全企业大局,别出现大规模辞退事件,小部分人就算去闹,上面肯定也会支持他。
“那我们去一边谈。”见两人这么爽快,陪同的负责人态度更加和蔼了。“早点把事情谈下来,我早日解脱,你们也可以早一点投产赚钱。”
其它人为什么没谈成?还不是太贪心,只想要好处,不想要麻烦。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些小心机都看在眼里。
现在碰到真正的商人,他肯定更愿意卖给两人,站在上级部门的角度,这更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两人在办公室谈了一个小时,就把工厂买了下来。
回去的路上,秦冠麟有些惊讶于谢秀文的急迫,就好奇地问原因。
“轴承行业,在接下来十几年,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谢秀文解释道。“如果我们自己开一家,会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现在有一家现成的,不抓紧时间买下来,我怕夜长梦多。”
照她以前的经验,这些来看过的投资商里,未必没有人看好这家工厂,只是他们习惯了用拖字诀,跟地方政府讨价还价,以达到降低价格,或者在工人安排方面,降低比例的目的。
前世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整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他们以低到不可思议的价格,拿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获得难以想象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