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青青麦穗_207
作者:金垚      更新:2023-05-15 19:12      字数:3547
  那两个伙计,见长朔炮制的药草效果比他们弄的好,一开始还不服气,发誓要好好炮制,一定要弄的跟七少爷一样,结果,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都达不到长朔的效果,最后,不得不彻底心服口服。
  “哎哎,我说你俩,这回服气了吧?想跟七少爷比,不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吗?连咱家大少爷都服气七少爷,说没有七少爷的手艺好,你俩还敢叫板,这回没话了吧?七少爷那是天才!天才,你们懂吗?”李原见那两个蔫头耷脑,认输的样子,嘚瑟道。
  大少爷都说他自己炮制出来的药草不如七少爷,你俩还不自量力!哼!
  在李原心里,家里大少爷已经很厉害了,他说比不上的人,一定是不得了的人了,所以,七少爷,嗯,不是一般人可比的。这就是李原的逻辑。
  俩伙计,一个叫高三,一个叫孟五,估计是按家里排行叫的,如今,除了负责药田、草药炮制,同时,村里人送来的草药,也由他们帮主家收购。
  听说少东家将高三孟五留下帮七少爷的忙,姜掌柜都为他们高兴,嘱咐俩人一定要好好干,这样的主家,从来不亏待手底下的人,不过,前提是你不能起外心,没看那些起外心的,早不知道去哪里讨生活了吗?而且,跟着七少爷,一定能够学到医药方面的本领,有一门手艺傍身,以后吃穿不愁。因此,要老老实实,好好做事。
  俩伙计知道姜掌柜说的话是为他们好,连忙点头。
  所以,如今四下里,农闲没事可做的人们,只要去大野地,寻些以前在他们眼里,最常见无比的野菜野草,拿到西家庄那里,找高三孟五就能换些银钱。
  这可真是无本的买卖,有人家专门收集野菜野草的种籽,种在自家菜园的边边角角,等它们长得符合要求了,采摘下来,拿到西家庄去卖,在他们眼里,这些物事再也不是平凡无用的了。
  村里的娃娃们,如果想要买点啥玩的东西,大人不给买,人家一点不气馁,提个篮子去野地,几天的时间,就能凑够几文或者十几文钱,大人想给,哼,人家小脖子一梗,还不稀罕了呢。
  所以,莲花村,及其附近村庄,从小到老,只要能动弹的人,浑身都充满了干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想法,已经深入人心,那些懒惰的,花钱张手跟家人要的,普遍成为人们的嘲讽对象。
  满野地都能弄来银钱,你还张手跟人要,那不是懒的,还是啥?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值得可怜。
  因此,对于小娃子们来讲,勤奋一个春夏秋,就能攒够自己上学堂的束脩,或者做一件大家都穿的白袍,并不是奢望。
  人有了本事才有底气,小小年纪,自己就能养活自己,的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在莲花学堂就读的孩童,一个个脑袋仰得高高,跟院子里嘎嘎叫的大白鹅有的一拼。
  那些还没有穿上书生袍的小孩童,正在努力攒钱,哼,有啥可吹嘘的?你有的,我过一段时间也会有!
  所以,这种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所收获的观念,从小就深深植入了这些孩子们的心间。这是从莲花学堂出来的学生,即使出身平凡,也没有卑躬屈膝之态的缘由,比起寄希望于他人,他们更相信自己。
  莲花学堂比其他学堂、私塾更有特色的是,这里不仅教授孩童们书本知识,还有其他课业。
  每日早晨,前半个时辰,是强身健体课,由先生领着教孩子们练习拳脚功夫。当然,担任教习的,是西韦程南和王柱几个,他们几个分派了天数,到谁负责的那天,谁就来教授孩子们。
  这几个可是已经考中举人的读书人,本身往那一站,就具有无比的说服力。而且,他们手脚功夫丝毫不弱,从小练习,长大后一直保持着,当然不错。
  至于功夫最好的卫成卫长山,嗯,这些初级的功夫,还不用劳他大驾。
  其实,最主要的是,卫成要在莲花村塾里,教授莲花村自己的孩子,每日清晨,这些孩子们早早起来,到学堂随卫成练习拳脚,练完半个时辰,再回家吃饭,然后来学堂上课。
  这只是莲花学堂的一个方面,最具有特色的,是莲花学堂不仅招收蒙学的孩童,还招收已经长大的青少年。
  那些孩子学习文章辞赋已经来不及,但是,因为年纪还轻,仍然可以学习其他东西,所以,西远留下的那些各行各业,如今在彦绥各地开着他们自己铺子的手艺师傅,就有了用武之地。
  这些手艺师傅,每个人负责一个行业的课业,想要学门手艺的青少年,只要有意向,交了束脩,便可前来学习。
  一般情况下,三年时间,学艺即可结束,当然,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天赋,能够提前学完,学堂也不会强制性的,非得留你学到三年才出师。
  好吧,西远实际上是想将莲花学堂,建成一个包括基础学科与职业技能,类似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堂。
  不过,不同的是,这里的孩子,在读书上如果有潜力,那么蒙学课程结束,经过叶先生考核,合格者可以进入隔着书馆的莲花学馆;如果在功名上没有指望,那么,可以决定学一项技能,这样,会于一项手艺傍身,不愁养家糊口。
  比如,在这里可以学到怎样记账算账,以后可以做账房先生;还可以学如何辨别草药,以后可以种植草药或者开药铺;以及可以学习木工,怎样做出复杂而精美的家具门窗梁枋……总之,西远将他能够请到的艺人,都请来了,有年轻人想学,他们这里有师傅,就会开展相应的课业。
  前来学习技艺的学生,虽然要交束脩,不过,可比给人家当学徒好多了。
  要知道,在大燕国,学徒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是,学徒期间,基本上没有工钱,等于白给师傅家出力干活;另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碰到良心不好的师傅,不肯将看家本领真心相授,在师傅那学十年八年,不能够学成的事情屡见不鲜。
  莲花学堂则不一样,师傅毫无保留的教,只要你肯下功夫,认真学习,三年内,基本上能够学成一门技艺。
  因此,有些本来持观望态度的年轻人,凭着一股子子闯劲儿,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来学习,结果,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而且,这里不仅教授他们技艺,还有基本的识字课,算学课,以后自己有手艺了,如果发展的好,开起铺子,不愁记账算账,这些人的算学,由张财、西阳、小林来讲授,他们有理论,有实际经验,所讲知识,有的放矢,很受大家欢迎。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那些不肯安分守着几亩田地过生活的年轻仔,都蠢蠢欲动,来到了莲花村。不过,因为学堂规模还不大,现在只能招收彦绥县境内的学子。
  由此,莲花村及整个彦绥,兴起了一股子劳动热、读书热、技能热。那些身负高超技艺,却苦于难以维持生计的能工巧匠,只要本事到家,来到莲花村,考核通过,即可被聘为技能师傅,教授年轻人本领,不用再为生活发愁。而且,莲花学堂明确规定,那些在学堂教授技能达到二十年以上的师傅,年老后,莲花学堂每年会支付相应数额的养老金。
  这个规定一出,本来还犹豫,害怕自己吃饭的本领教给别人,以后会不会没了生活来源的师傅,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些在此学习的年轻人,凭着一股子热血进来,学到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离开,他们将各自学到的手艺,带到其他地方,其后的几十年,彦绥的能工巧匠,将手艺铺子开遍了整个滨江府乃至整个大燕国。
  伴着朗朗的读书声,西远迈步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嘴角不自觉的翘了起来,这才是他想要的盛世田园,不禁物质富足,精神面貌也要发生改变。
  为啥非得请叶先生来?上辈子有那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英国的剑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正确译名应为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均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学府,带动一个地方闻名遐迩,如今,他们有这个资源,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用?
  ☆、第161章 吃醋
  “‘莲花三杰’!不错啊,西长关,每天专门有人在学堂门口,等着盼着见一见,你这魅力没边儿了吧?”卫成趴在炕上,西远给他的左胳膊做着按摩。
  “哎呀,是不是醋瓶子倒了,我咋闻着一股子酸味儿呢?”西远插科打诨,一脸讨好的笑,他也没有办法啊,谁让那些来玩的读书人附庸风雅,非得评出个三景三人来。
  “别往别处打岔,避重就轻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卫成酸了吧唧的道。
  “又不是我想这样!还能把他们赶跑了?”西远没辙,无奈地回到。
  “我看,你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吧?平时懒得跟虎头有的一拼,现在往学堂跑的可挺欢。”卫成真吃醋了,尽管他自己不想承认。
  只要来莲花村玩的人,听到所谓的“三景三人”一说,打听好西远和秋阳去学堂上课的时间,一起聚集在学堂门外,像瞧啥稀罕物一样,非得看看俩人才算满足。
  人都爱凑热闹,有猎奇心理,本来还不以为意,结果,回去一听别人白话,非得转回来特意瞧瞧,所以,两个人去学堂上课的日子里,来莲花村游玩的人比平时多出好几倍,现在,他俩快成莲花村旅游业的代言人了,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说啥呢?再不好好说话我可急眼了。”西远拍卫成的背一下,从打知道卫成左臂受伤以后,他跟长朔咨询过,结合自己上辈子的经验,每日里不管多忙,都会给卫成做一下按摩。如今,卫成的左臂好了很多,稍微有些重量的东西也能提了,不必总做独臂侠。
  “长本事了,西长关?你成天出去招摇,我没跟你急眼就不错了,提两句都不行?”卫成翻过身,眼睛瞪着西远,大有好好理论一番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