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工匠大师 第492节
作者:九个栗子      更新:2023-04-28 11:06      字数:3453
  长偃图书馆的馆长亲自打电话过来,听声音都快崩溃了:“老哥哥你不能这样啊,你不知道我这外头乱成啥样了,哎,不能推啊!真的没书了……老哥哥,你看我这乱的,你好歹给三万本,就三万就行……不行就两万……真的一万不能再少了,好歹让我稳定一下军心!”
  明明是初秋,秋高气爽,天气也不再那么炎热,但所有人却都汗流浃背。
  没人觉得轻松,尤其是守在各售书点不肯离去的人们,更是无比坚持。
  “我儿子考上了大学咧,他没别的心愿,就想买套书,我给钱还不成嘛?”
  “是啊,我女儿马上生日了,她好乖巧的,马上就要寄宿,我也……”
  “……”
  说实话,本来一些排队的学生白领什么的,听说没书了,虽然很失望,但也没准备闹腾。
  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父母都不肯离去,毕竟他们背负的,是孩子们的愿望啊!
  也有人犹豫过,想着要不要让出买到的这套,可是没买到的人太多了,这一套两套的,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再者,每个人都有私心,也都舍不得这好不容易到手的宝贝啊!嘤嘤嘤!
  眼看现场即将陷入混乱,听着这边动静的馥安出版社的社长目光沉沉,思虑良久,一挥手:“给五千本吧,不能再多了。”
  实在是没办法了,把他这一系的预订名额都先给出去吧。
  这是底线!
  虽然只有五千本,但也总比没的好。
  图书馆馆长自然是千恩万谢,好不容易安抚住了外面的读者们。
  可是,随着外地涌入馥安的人越来越多,馥安省各大图书馆也很快告急。
  社长头痛不已,只能打电话给各路之前预订的人。
  好在这些人都是有名气地位的,也比较好说话,除了个别几个不同意以外,其他的都同意延期交货。
  于是,这场售书风波,在馥安出版社底线一降再降,最后让出八万本名额的情况下,才总算是慢慢平息下来。
  折腾了一整天,连嗓子都沙哑了的社长喝口蜂蜜水,片刻不敢歇息,直接打电话给了陆子安。
  是的,他是来谈第二次加印的。
  毕竟他现在已经欠了八万本书啊!八万!
  陆子安却没有急着给出答复,其实照他看来,这数额太大并不是好事。
  第585章 纳其采择之礼,及今世所谓言定也
  当然,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出书嘛,当然是越多越好。
  但是陆子安出书的意图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并钻研传统工艺,而不是……
  沈曼歌见他迟疑,忍不住从平板上抬起目光,疑惑地道:“怎么了?加印不是好事吗?”
  “我就是觉得,大部分购买的并不是真正喜欢的……”
  “这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呀。”沈曼歌挑了挑眉,笑了:“反正你的初衷是想传播传统文化,卖得越多越有利啊,而且,数量一多,就算有人想炒也炒不起来价格。”
  陆子安的这套书,出版社给的价格是四百块一套,但是陆子安生生压到了两百块一套。
  说句实话,用的最优质的纸张,加上印刷费用,以及各种宣传推广,两百块可以说没什么利润。
  这一点,之前社长和总编有找过陆子安几次,但是陆子安始终坚持,甚至直言自己可以一分钱不拿。
  一句话来说:他有钱!
  加上官方的鼎力支持,再没人有二话,价格就这么定了下来。
  但是整套书的价值,自然远远不止两百块。
  陆子安转念一想,也还是很赞同沈曼歌的想法的:如果供不应求,自然会出现价格虚高,但那就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倒不如供大于求……
  这么想着,陆子安便同意了社长的加印请求。
  社长犹豫了一下,才斟酌着道:“陆大师,我的意思是,第一批两百的话,可以说是炒炒噱头,但加印的,价格其实是可以稍作调整的……”
  调整?
  陆子安怔了怔:“怎么调整?”
  难道因为赚了不少钱,社长觉得价格可以再降一降?那倒是可以的。
  “就是,我们做了几份民意调查,他们觉得,如果是他们购买的话,《华夏百工》这套书,他们出三百也是愿意的……”社长谨慎地道:“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觉得可以接受。”
  “我是那百分之十。”陆子安果断地拒绝了。
  “……”
  见他没吭声,陆子安缓和了一下语气:“我知道,这套书你们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希望您能明白,这套书我不是奔着盈利去的。”
  社长连忙应和:“我知道的,我就是觉得,价格太低有时候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价格稍微高一点,能让人更加珍惜……”
  这说的也有点道理,但陆子安还是否定了他的想法:“我知道现在这个价格,对贵社来说算是没什么利润的,但是我的读者,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工作的穷学生,我得考虑到他们的购买能力。”
  本就是诚意之作,把价格炒到天价,那就失去了他出书的意义。
  学生……
  社长忍不住回想着,的确,很多前来购买书籍的,都是学生的家长。
  “其实两百块,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也已经很贵了,但是努努力,他们还是能够买得下来。”陆子安叹了口气:“但是如果涨到三百四百,很多人都只能望洋兴叹了。”
  现在哪怕是上班族,让他们拿三四百出来买一套书,也不一定会有人买。
  更何况他这套书专业性极强,普通人买回家,只能摆摆看,更多的是欣赏欣赏字画就完事了,真要说教育意义,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和对传统工艺有兴趣的人。
  在这个基础上,调整价格便是极为愚蠢的事情了。
  想通了这个关键,社长恍然大悟:“是我愚钝了,抱歉,陆大师,我习惯了用商业的眼光来看待事情。”
  在商言商嘛,正常的。
  陆子安只是笑笑,并不生气:“明白的。”
  既然达成了共识,后面就好说了。
  因为现在社长已经欠下了八万本的巨大窟窿,加上市面上的大概需求数额,第二批社长决定加印五十万本。
  陆子安略一思忖,也同意了。
  等他挂完电话,沈曼歌有些迟疑地看着他:“五十万的话,会不会多了点?”
  “不多。”陆子安手指在茶几上轻轻叩动,脑中飞快地运转着:“抛开我之前考虑的因素的话,这个数字还是算中肯的,毕竟,第一批只是在馥安省境内啊,第二批便会铺到全国,五十万,怕是打不起一个水花。”
  接下来的几天里,各印刷厂加班加点地工作。
  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其他省市都无比羡慕馥安省的人们。
  网络上开始发起了收购《华夏百工》的消息,二手市场价格更是高得吓人。
  从三百,涨到五百,再到一千。
  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华夏百工》的价值,甚至翻了几番。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始终没有一个人松口。
  这期间也有人在微博上秀自己买到的《华夏百工》,甚至还有照着里面陆子安的字迹开始练字再秀出来的。
  唯独,没有一个人愿意卖掉手中的书籍。
  也不是没有人动过心,有些父母就犹豫了,斟酌一番后跑去问自家孩子可不可以先卖掉,等第二批出来再买。
  孩子们有的哭闹着不同意,有的虽然难过但还是答应了。
  可是当父母们拿到这套书后,仔细翻阅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了。
  华夏的父母,对其他事情可能会斤斤计较,可能也有唯利是图者,但对于孩子的教育,可以说很舍得。
  这样的一套书,虽然是课外书,但其中的很多知识,是网络上都查不到的,对孩子们来说,是精神食粮,他们是真心的热爱!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下得了手?
  于是无一例外的,动摇过后,是更坚定的一句:“不卖!”
  好在,第二批上得很快。
  在所有人都再一次近乎狂欢地守在各图书馆的时候,陆子安发布了一条新的朋友圈:【纳采【图】【图】。】
  图片是一对大雁,精神抖擞,难得的竟然不飞,有一张甚至还微微歪着头看着镜头,要多神气有多神气。
  这是陆子安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大雁,是被人从雏鸟时救助长大的,极通人性。
  而现在,它们将作为他和曼曼爱情的见证。
  沈曼歌搬进了她先前买下的那栋房子,虽然她没有居住过,但当初装修的时候,卓鹏帮着一道请人给她重新修缮了一番。
  无双楼张灯结彩,整个园子不再接待任何游客。
  从陆宅到沈居,园门大开,两边都挂满了红灯笼。
  红绸蔓延,同心结长长的丝带在风中飘摇,让整个秋天都变得温暖起来。
  就连应轩也从北亰赶了回来,风尘仆仆,拒绝了休息的提议,坚持要一同前往见证这神圣的一刻。
  他是陆子安的第一个徒弟,也是第一个进入陆家,结识沈曼歌的。
  大家知道犟不过他,只得同意了。
  于是,第二批新书上市的时刻,陆子安穿戴整齐,带着陆爸陆妈浩浩荡荡前往沈居。
  没有吹锣打鼓,没有燃放鞭炮。
  只有二十四个徒弟,各自捧一个托盘,神采奕奕地跟随着。
  任奇奇走在陆子安身后,手里牵着两根绑在大雁脚上的绳子,好奇又兴奋。
  大雁走得很快,有时候甚至感觉是大雁在牵着她往前走。
  因为沈曼歌没有可以帮着应衬的长辈,所以是由她师父张凤娘来接待陆家人的。
  她笑吟吟地迎他们进门,看着那对大雁就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文公家礼》说:“纳其采择之礼,及今世所谓言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