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506节
作者:
庄不周 更新:2023-04-28 21:59 字数:6711
荀衍一时语塞。他没想到张郃会针锋相对,看来真是急了。可是他没有别的办法可想。麹义败得太快,他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他不是不想救,而是没这能力。一群各怀异志的屯田兵,撒得出去,收不回来。刚刚又下了一场大雨,地上到处是积水,黑灯瞎火的,不用孙策打,一有风吹草动,这些人就能把自己吓死。
“儁乂应该对麹将军有信心,纵使不胜,突围也不难。收拢残部,还有一战之力。儁乂是想带着麹将军的败绩回去吗?”
张郃被荀衍的反问堵住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荀衍说得对,他现在回去,胜负未定,只需要提醒袁绍形势不妙,孙策比预期的更强悍就行。麹义如果能突围回来,收拢溃兵,还有机会重整旗鼓,只要有兵在手,袁绍就不能将他怎么样。如果等到胜负已定,他在袁绍面前一说,麹义想扳回一城的机会都没有,这河北第一名将的威名就算扫地了。
“可是……可主公问起孙策究竟如何,我该怎么回答?”
荀衍想了想,转身回帐,取来笔墨,写了一封军报,交给张郃。张郃接过军报,没有再说,既然荀衍决定承担这个责任,他就不用想太多了。荀衍又给张郃指了一条相对安全的路,张郃谢过,带上大戟士,匆匆离营。
送走张郃,荀衍却不能安睡,他一面派出斥候打探消息,挑选能信得过的精锐,准备一有消息就出营接应,一面和去卑交流战事经过。于扶罗中伏身亡,去卑和麹义发生冲突,麹义气得要杀去卑,当时就是荀衍从中说和,现在麹义被围,去卑又不战而逃,如果麹义突围成功,绝不会放过去卑。去卑急需荀衍的帮助,对荀衍有问必答,唯恐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
去卑作为骑兵将领,并不清楚整个战场的情况,可他毕竟是战事亲历者,对战场上发生的很多事有鲜活的印象,远比推测来得真实。当然,为了洗清自己的责任,他不可避免的要说几句麹义的坏话。
听完去卑的讲述。荀衍陷入了沉思。即使是听人转述,他也能感受到麹义的无奈。双方兵力相当,麹义或许稍有优势,可是除此之外,军械、训练、对地形的熟悉,孙策处处占了上风。麹义没有犯错,他的指挥可圈可点,如果换一个对手,他至少有两次反击的机会,可是孙策做得更完美,他没有给麹义留下一点机会,步步紧逼,最终把麹义逼入绝境。
去卑不听号令,没能及时出击当然是一个错误,可是就算去卑听令出击又能如何,他能击败已经列阵的武猛营吗?荀衍看着新月般的阵型,沉思不语。这应该是一种圆阵的变形,背水立阵是兵家大忌,但孙策用这种新月一般的阵型来抵御可能的冲击非常聪明。重甲步卒可以无视骑兵射出的箭,背河列阵,骑兵又不敢将速度加到极致,以免冲下河岸。如此一来,骑兵冲击的力量也会大减。以武猛营的训练和军械优势,挡住去卑的冲击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何况孙策的亲卫骑已经从去卑身后冲了出来,衔尾冲击,去卑无法避免大败的结局,唯一的区别就是骑兵会从麹义与孙策之间冲过,会遭到强弩手的集射,孙策也没有机会冲到麹义面前,咬住麹义,造成现在这个局面。仅凭这一点,就足够砍掉去卑的髡头。不过麹义生死未卜,杀不杀去卑可以缓一缓。如果麹义活着回来,就把去卑留给麹义。如果麹义回不来,那留着去卑更有用。
天亮时,陆陆续续的有溃兵回到大营,麹义却一直没有消息。荀衍心急如焚,点起人马,正准备出营,消息终于到了。
麹义阵亡,中军几乎全军覆没。
荀衍大惊失色,他立刻下令拔营,退回襄城,同时找到相关将领了解情况,然后写了一封详细的报告,派人送往浚仪。
……
孙策占据了麹义的大营,缴获了不少粮食、帐篷、军械,还有不少来往文书、礼物清单。在这些清单里,孙策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都是颍川数得上的名士、世家,其中有几个还在颍川太守府任职,甚至一个还有担任县令的。
“荀衍收到的应该更多。”孙策将清单扔在案上,轻轻哼了一声。庞山民治理颍川有功,但毛病也不少,以名士自居,习气相投,难免会对世家网开一面。
“汉法宽缓,世家放纵,正当以严法绳之。只是师出无名,难免为人诟病,又易扰动人心,庞山民不敢轻举妄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郭嘉用指头点点那份清单。“现在他们将把柄送到将军手中,生死皆在将军之手,将军可以从容发落。”
孙策打量着郭嘉,忽然笑了一声。“奉孝,你说的是从容发落究竟是指什么?从宽,从严?”
“从容。”郭嘉收起笑容,难得的严肃。“既不从宽,也不从严。如果一定要做个选择,那就从严。”
“哦?”
“乱世用重典,沉疴用猛药,不如此不足以震慑人心。如果杀一人能救十人,杀之可也。”
孙策思索片刻。郭嘉的话听起来有道理,也符合他法家的身份。当然他也听得懂郭嘉的言外之外,从宽、从严都有所从,重典也是典,换句话说,还是要依法办事,不能乱来,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的一杀了之,否则便是师出无名,必会为人诟病。
他不是董卓,不是杀人狂,也没想过将这清单上的人全部杀掉,不过也不能由着郭嘉左右,基调必须由他来定。孙策捻着手指,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依照律法,这应该用什么律令?”
郭嘉眉头微皱,沉吟不语。他听懂了孙策的意思,孙策要严惩这些颍川世家,不会让他全权处理此事。这也难怪,军谋处有一半是颍川人,互相之间多少都会有点关系,难免有些偏袒。
“将军有什么意见?”
孙策笑了。“我又不通律令,哪里有什么意见可言。不过,我们一直在指责袁绍有矫诏,是谋反逆臣,这些颍川世家既然支持袁绍,这附逆二字总是逃脱不掉的吧?我们用槛车将郭异、贺纯送到长安,给朝廷出了一道难题,现在这些人就在我们的手里,如果轻轻放过,岂不是自打耳光?”
第1410章 天生有才
“附逆?”郭嘉愣住了,盯着孙策,一动不动。
“有问题?”
“嗯……”郭嘉沉吟着,收回目光,慢慢放松身体,轻轻地摇了摇羽扇。“问题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附逆是要族诛的,恐怕不少人会受到牵连。”他苦笑了两声。“将军,我冒昧地问一句,将来我那从叔被俘,是不是也要按此论处?”
孙策打量着郭嘉,笑而不语。
郭嘉接着说道:“如果抓住了荀衍,是不是要也要按附逆论处?如果是这样的话,荀友若、荀公达都在牵连之列。且附逆是大罪,将军不能自决,自然要呈报朝廷,荀文若、钟元常会怎么想?”
孙策也有点犹豫起来。他想杀人立威,但如果杀不成,最后被朝廷驳回来,这可就打脸了。正如郭嘉所说,附逆是大罪,不是他能够决定的,荀彧、钟繇在长安,肯定不会接受这个指控。郭异、贺纯到现在还没有定罪,涉及到颍川人,要想通过就更难了。
但他又不想就此让步。不打击一下颍川世家,这口气咽不下去。
诸葛亮忽然说道:“将军,祭酒,亮有一言,或许可作参考。”
孙策点点头。“说说看。”
郭嘉也示意诸葛亮快说。诸葛亮说道:“袁绍矫诏是事实,而且在承认天子是先帝血脉后仍不悔改,谋逆之心昭然,这一点想必朝廷也是知道的,只是袁绍势大,党人掌控朝廷,天子权柄旁落,这才迁延至今。如今袁绍攻浚仪不下,色厉内荏暴露无遗,长安形势或许有变。且袁绍攻浚仪,与将军父子为敌,他若不是逆臣,难道将军父子反倒错了不成?”
孙策笑了。郭嘉说道:“孔明,我并不是为袁绍解脱,只是不想节外生枝而已。”
“祭酒的忠诚有目共睹,但正因为如此,祭酒不宜参与此事,以免授人话柄,落下刻薄寡恩之名。祭酒磊落,不在乎愚俗之论,可祭酒是将军的心腹,难免会让人以为将军也是寡恩之主。”
“嘿……”郭嘉站了起来,羽扇指指诸葛亮。“孔明,你这话说得,倒像是我连累将军似的。”
诸葛亮笑着连连拱手。郭嘉想了想,摇摇羽扇。“行了,你说得也有理,这事我的确不宜参与,还是避嫌为好。将军,孔明有法度,你还是和他商量吧。”说着,不等孙策答应,弯腰出帐去了。
孙策笑了起来。“孔明,你得罪祭酒了。”
诸葛亮送郭嘉出帐,转身回来。“无妨,祭酒这是借机卸肩,谢我还来不及呢。将军,恩威赏罚乃君主之权柄,不可操于他人之手。将军父子虽有东南,爵不过县侯,位不过将军,不宜擅自赏罚,不如将这事推与朝廷,看朝廷如何处置。”
“如果朝廷像对付郭异、贺纯一样,又待如何?”
“不管朝廷最后如何处置,这些颍川世家支持袁绍总是有罪,区别只有于以什么罪名惩处而已。就算荀文若、钟元常从中解说,天子想必也不会既往不咎,否则既不成了纵容逆臣?”
孙策觉得诸葛亮说得有理,朝廷虽然一直没有定郭异、贺纯的罪,却也没敢放了,说明朝廷也很难处理他们。放也不行,不放也不行。
“既然有罪,那罚没家产、收押族人,总是应尽之义。就算将来朝廷从轻发落,最多也就是放人而已,难道朝廷还会让将军还他们的家产?没有了家产,他们就算对将军有不满,又能奈何?且人质在手,在幕府中的人也不肯轻举妄动。等上一段时间,若是有人勤于职守,或是立了功,将军再请诏赦免他们的家人,也是一种恩赐。”
孙策盯着诸葛亮看了又看,心里暗自赞叹。怪不得他最后能把李严、廖立等人玩弄于股掌之上,这是天生的啊。这小手段耍得多漂亮,抓了人,还要人家感激涕零。既把朝廷当刀使,又给朝廷留足了面子。两面不得罪,好处全到手。
“行,就这么办。要不就由你来处理?”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将军,我是将军的书佐,怎么能承担这么重要的责任?就算我处理得再公正,也会有人说这是将军授意。祭酒要避嫌,我也要避嫌。我推荐一个人,应该能让各方面都满意。”
“谁?”
“军正高柔。”
……
漷水。
庞德跳下马,蹲在地上,查看半干的蹄印,又站起身,看了看远处。“将军,这些骑兵应该就是张郃和他的大戟士,向北去了,走得很早,当是黎明时分经过此地。按脚程计算,现在应该已经过了阳翟,我们追不上他,况且他有近千骑,我们追上去也拦不住他。”
马超挥了挥马鞭,骂了两声。为了找张郃,他在附近转了一天一夜,先是在大营里转,大营里没找着,又到周边转,为此还错过了攻击麹义的机会,却得出这么一个结果,实在让人郁闷。
“麹义虽然败亡了,战事还没结束,他不在荀衍营中,助荀衍一臂之力,怎么走了?”
“麹义阵亡,荀衍怕是已经吓破了胆,未必敢和将军对阵。这时候通报袁绍,请袁绍决断,自然是最稳妥的办法。”庞德想了想,翻身上马。“将军,你先回大营去,我带几个人去前面打探一下。大戟士与众不同,如果有人见过,一定会有印象。”
“我们一起去吧。”
“不用。如果确认是张郃,我还想再往前走一走,也许需要一两天时间才能回来。白毦士是将军的义从骑,应该护在将军身边,随时听候调遣。”
“去那么远干什么?”
“颍川战事已分胜负,不管是将军北上浚仪,还是袁绍南下颍川,无非那几条路。张郃现在走的路很可能就是袁绍会走的路,先去打探一下,说不定能有所发现。”
马超觉得有理,没有再坚持。他安排十骑跟着庞德,自己带着其他人返回大营。连续两天一夜没有好好休息,人马皆疲,的确不宜再在外游荡。
与马超辞别,庞德带着十骑向前,走了数里,便遇到一个聚落,没费什么事就打听到了张郃的踪迹。人数、衣甲特征都与大戟士符合。庞德心中高兴,继续向前追,一路追过潩水,来到陉山下。
他登上陉山,极目远眺,心中疑惑不已。
第1411章 想象很丰满
袁绍骑着一匹高大雄骏的黄骠马,站在圃田泽畔,看着被风吹起涟漪的水面,看着随风摇摆的芦苇,心情欢畅。大雨洗去了暑意,泽畔凉风习习,清爽宜人,就连溢到岸边的水都是那么清澈。得到雨水滋润,青草长得更快,抽出嫩芽,战马低着头大快朵颐,流连不去。
袁绍心旷神怡,一时感慨不已。“这时候应该一斗笠,一蓑衣,一叶扁舟,垂钓于泽上,随风起落,不问西东,岂不比披重甲、乘快马更惬意?”
郭图勒了勒坐骑,不紧不慢地说道:“斗笠蓑衣只能钓鱼,闲则闲矣,却不如钓猛虎更痛快。”
袁绍放声大笑,爽朗的笑声惊得远处几只野鸭呱呱的叫着,展翅飞起,向远处去了。郭图一声轻叹。“这些野鸭虽然形似鸿鹄,却身形丑陋,叫声粗哑,虽欲效鸿鹄振翅,焉能高飞?”
袁绍听了,心中更加快意。郭图说的丑类自然不只是眼前的野鸭,更是孙氏父子。许攸的计划进展顺利,两万大军已经在圃田泽周边埋伏就位,数千胡骑正在浚仪、新郑之间驰骋,连日来擒杀孙坚、孙策的信使数十人。孙氏父子之间的联系已经被截断,孙坚接连数日得不到任何消息,心里应该已经慌了。
接下来只要放出诱饵,孙坚就有可能冒险出城。只要他出了城,再想回去就难了。围住孙坚,就等于扼住了孙策的脖子,让他进退两难。
“公则,你说孙策会来吗?”
“很难说。”郭图淡淡的说道:“不过来不来,结果都差不多。来了身死,不来心死。”他顿了顿,又道:“主公,如果可能,最好生俘孙坚,活的比死的更有价值。”
袁绍点了点头,眉宇闪过一丝怒意。朝廷居然封孙坚为车骑将军,这摆明了就是针对他,如果擒住孙坚,不仅能让孙策俯首听命,还可以对朝廷还以颜色。只可惜纵使击败孙氏父子,暂时也不能攻取长安,身后的公孙瓒、身侧的黑山贼,还有青州的沈友、太史慈都需要一一清理。
一想到青州,袁绍的心情就有些恶劣。在沈友和太史慈的夹击下,袁熙节节败退,青州全线失守,只剩下半个平原郡,如果不是他调渤海太守臧洪助阵,沈友、太史慈可能已经杀入清河了。
原本以为有逢纪辅佐,袁熙会比袁谭强一点,没想到更加无能。袁谭还和孙策僵持了几年,小黄一战甚至两败俱伤,袁熙却连孙策的部下都挡不住,一败再败,简直颜面丢尽。
“能生俘孙坚固然好,可是孙坚狡悍,抓住他都难,更何况生俘。说起来,论勇悍,我帐下还真没什么人能和孙坚比肩。公则,你说劝降有没有可能?”
“可以试一试。不管怎么说,孙氏父子也是公路的旧部,也是袁氏支脉。昔人又逝,就算有什么恩怨也该解了。”
“是啊,是啊。”袁绍赞同地点着,感慨不已。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如果张郃能及时赶回来,也许可以和孙坚一战。”
郭图没有回答。袁绍惊讶地转过头,却见郭图看着远处。他顺着郭图的目光看去,只见远处数骑飞奔而来,当前一人有些眼熟,只是看不清楚。等他们走近些,袁绍不禁笑道:“公则,你看,我们刚提到张郃,他就来了,还真是一念在斯……”
郭图一声不吭,眼神越来越凝重。袁绍没有得到想要的响应,有些意兴阑珊,也闭上了嘴巴。这时,张郃策马来到跟前,翻身下马,快跑几步,来到袁绍马前。袁绍低头一看,这才明白为什么郭图的脸色不好,心也不禁拎了起来。
张郃脸色苍白,双眼充满血丝,身上的衣甲、大氅沾了不少泥垢,一双战靴更是看不出本色。战马更惨,连腹部都是泥点,四脚打颤,气息急促,一看就是连续奔驰所致。
出事了。
袁绍心头浮起不祥的预感。他勒紧坐骑,强作镇静,俯身看着张郃。“儁乂,你这是……”
“主公,颍川战场告急,我是奉荀将军之命,回来向主公通报军情的。”张郃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取出荀衍的军报,双手托起,送到袁绍身前。
袁绍低着头,打量着那份被汗水浸得软塌塌的军报,半天没有动弹,脑子里一片空白。颍川战场告急?荀衍的军报?麹义呢,他怎么样了,他为什么不汇报军情,反倒由荀衍代笔?张郃说奉荀衍之命,他是在提醒我荀衍夺了麹义的指挥权吗?
郭图翻身下马,快步走了过来,从张郃手中取过军报,查看了封印,确认完整,这才打开。他虽然没露出什么表情,手指也很稳定,眼神却有些不安。他迅速扫了一遍军报的内容,额角鼓起的青筋不由得跳了跳,半天没有说话。
“公则,休若说些什么?”袁绍按捺不住,催促道。
“云天正与孙策对垒,孙策军械犀利,将士精练,云天压力很大,战事不如预期的顺利,受了些挫折。”郭图将军报递了过去。“休若进退两难,进则怕屯田兵哗变,退则担心云天不敌……”
“笑话!”袁绍松了一口气,忍不住笑骂了一声:“云天兵力与孙策相当,还有匈奴骑兵助阵,就算不能顺利击败孙策,又何至于有危险?胜负乃兵家常事,一时不察,受些小挫在所难免,休若初次上阵难免有些紧张……”他一边说一边看,刚看了两行,眼神突然一变。
“去卑遇袭,被孙策的亲卫骑击败?儁乂,此事当真?”
张郃点点头,却没有做进一步解释。去卑此刻和荀衍在一起,也许正驰援麹义,他如果说去卑怯战而逃可能会节外生枝。现在还是以麹义的安全为重,去卑的事等以后再说不迟。况且袁绍又不傻,去卑的兵力两倍于阎行,不管什么原因,战败就有责任。
见张郃沉默不语,神情悲愤,袁绍更加不安。他太清楚冀州人和汝颍人的矛盾,也清楚文武之间的隔阂,张郃与麹义交好,他在颍川这几天大概受了不少气,麹义又遇到了麻烦,他心情不好,言语之间给荀衍下点套也不奇怪。他自己注意,不要被张郃误导就行了。
看完荀衍的军报,袁绍虽然心情依然不好,紧张的情绪却消散了很多。形势不如预期,但也没有恶劣到失控的地步。出于礼貌和安抚的惯例,他收起军报,递给郭图,翻身下马,拉着张郃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