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作者:墨宝非宝      更新:2023-05-14 13:34      字数:4277
  阴凉处的两边都站着傅侗文的人,听不见他们之间的详细对话,只瞧着那题了字的折扇在两人之间,你拿回来,我抢过去,是争抢什么呢?没人瞧得懂其中门道,但也明白,三爷这是在和沈小姐逗闷子呢。
  这婚事是真要近了。
  第49章 第四十八章 南国雁还巢(2)
  到四点十分,有火车进站。
  不是他们等的那一班,是从南京来的。
  其实傅侗文和沈奚都有心理准备,火车历来都是晚点,他们今日早做了要等到日落的准备。他望着站台上下车的旅客散了,车停到铁轨尽头,等明日返回南京。
  “刚通火车时,还没人敢走夜路,”他笑,“都以为夜间行车要惊扰山神水怪,会有车祸。”
  傅侗文一说过去,她就像个旁观的孩子。
  有许多问题排队等在心里,等着被问出来:“你来上海时,也是坐火车吗?”
  他倾身对她笑,低声说:“我是自作主张离京的,不能乘火车,怕被人发现了带回去。”
  她惊讶:“那四爷……”
  谭先生不是总说,四爷和他一道出国的吗?傅家两个儿子都跑了,怕是会大乱吧?怎么让他们得逞的?她满腹疑问。
  寻常日子沈奚不愿和他聊傅侗汌,怕勾起他的伤心往事。
  还有一层微妙的心理是:她和傅侗汌的牌位拜过天地,每每提起来,总能记得那个牌位上傅侗汌三个字。听说,那字是傅侗文亲自写下来,刻上去的。
  “想问关于侗汌的什么?”他含笑反问。
  “想问,他是怎么和你一起逃离傅家的?”
  “他……在我之后,”傅侗文记起过往,嘴边挂了笑,“我走后,父亲看管他更严了。那时恰逢老人家想娶个风尘女子,为讨对方欢心,还在广和楼旁的天瑞居摆了酒宴。侗汌借着这个由头,在报上登了一则广告,公开宣布不承认这个来自八大胡同的女人进傅家。登出来不说,还把那报纸买了上千份,传得满京城都是,于是就被赶出了家门。不过三日,父亲回过味来,人却再寻不回了。”
  傅侗汌胡闹起来,可不比他这个三哥差。
  “他不晓得我在上海公寓的地址,又不敢去公馆,于是只好雇了几个人,在码头日夜守着,”他继续道,“我在公寓里等船期,他在小旅店里住着,守株待兔。他是少爷的身子,可惜逃出来没带多少钱。只好去住小旅店,吃了不少的苦。”
  傅侗汌虽生母地位不高,但在傅家也从未吃过苦,何曾住过那等地方。那时的小旅店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夜里头左右房间里是打牌的打牌,抽大烟的抽大烟,还有下等妓女在门外头笑,几个女孩子环抱着双臂,在一溜房间溜达着,唱着小调,只等着哪位光着膀子的爷们拉进去做个一夜夫妻。
  傅侗汌夜里难安眠,被不知什么东西咬得身上一块块地红,瘙痒无用,去质问旅店老板,为何房里会有咬人的虫子,老板和伙计嘲笑他见识短,告诉这位小少爷,那咬人的虫子叫跳蚤,是旅馆里最常见的。
  他被人取笑到少爷脾气上来,自己买伙计烧了滚烫的水烫洗床单,还想要晒被子。
  结果小旅店窗外临着破败的弄堂,墙根下经年累月被人尿得骚气熏天,别说晒被子,推了窗就把隔夜饭都吐出来了……
  傅侗文说到这里,笑出了声:“等再见到我,我险些没认出他来,蓬头垢面、脸色灰白,身上还有跳蚤。花了不少的钱疏通,才让洋人把他放上了船。单开了一间房,二十天后,身上总算是干净了,只是头发全剃了,终日戴着帽子不肯摘下来,成了游轮一景。”
  沈奚轻轻摇着扇子,为他扇风。
  “侗汌在英国,和一个华侨的女孩子很要好,”他像要在今日,在这个火车站台上,在夕阳下把往事都说尽,“带来给我看过两回,他回国后在和那个女孩子通信,婚期也商量着定了。因为我家里不太接纳华侨,也算是私定终身。”
  傅侗文手指捻沈奚脖子里的珍珠项链,一颗颗小指甲盖大小的珠子,有浅粉的光泽。
  “后来,那女孩子送来一副挽联。”
  华侨家庭,女孩子没学过古文学,挑了现成的句子: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灵堂上的挽联都是歌功颂德居多,为攀附傅家,有联语精妙的,有荡气回肠的,有催人泪下的,唯独这一幅像应付差事,哪里有抄句诗词就送来的道理?
  独有傅侗文替侗汌看懂了,灵堂里的挽联被搬出去焚烧时,他亲手把那幅取下来,放在侗汌的怀里。这悲欢哀怨,他竟和一个不相熟的女孩子有了共鸣。
  人生过半,将至不惑。
  他这个老男人的心硬得很,寻常人很难再触到了。
  可那日顾义仁的事还是穿心刺肺。“终其一生报效家国”,相似的话,侗汌说过,侗临也说过,都没落得什么好下场……
  火车在铁轨尽头,天地一线处直行而来。
  一声汽笛鸣叫划破长空。
  “三爷,是这个了。”私人租用的火车上有特殊的信号旗,很好认。
  傅侗文和沈奚立刻上了站台。
  此时,前一班车次的旅客早离了站,今日从上海驶出的车也都在上午出去了。站内外都没了闲杂人,枕木震颤着,车早早减了速,缓慢地借着刹车后的余力滑入站内。
  直照在眼皮上的日光被挡了去。
  傅侗文还没等车停稳,已经握住门边的金属扶手,登上车。
  沈奚追上他。
  私人包下的火车,一节车头,两节车厢。在第一节 车厢里的人都没见过傅侗文,忽然见个先生闯入,手都按在枪柄上,到有人叫“三爷”,大伙才安下了心。
  一路防备着到上海,总算是见到主顾了。
  “人如何了?”傅侗文向前走着,不看过道两旁的人,只问第二节 车厢门外的人。
  “说不上太好,”那人躬身,低声说,“昨日夜里烧起来,人眼下是糊涂着的。”
  “有医生跟着吗?”沈奚插入一问。
  “没有,没有医生敢接——”
  没有人敢接?沈奚觉出不妥:“让我去看看。”
  面前这个不是医护人员,多说无用。
  傅侗文扶她的手臂,把她让到自己身前,让她先进车厢。
  车厢的窗帘都被拉拢了,是为了遮阳。
  虽有几个年轻女孩子在摇着扇子,给车厢内通风,还是闷热得让人窒息,酷暑日长途而来,正常人都受不了,更何况是伤患。沈奚拨开了一个女孩,见到了躺在硬床上的傅侗临,车厢里很安静,沈奚缓慢地呼吸着,去摸那熟悉的脸庞,这张脸似乎五官没有变化,可每一处细微的轮廓都被岁月重新雕琢了。
  虚弱、沧桑,面色蜡黄的傅侗临,嘴唇抿成一条线,烧得糊涂。
  他的眼珠在眼皮内动了一下,没睁开。
  沈奚摸他的额头,烫得惊人,像身体里裹得不是五脏六腑,而是烧红的炭。她怀疑是伤口感染,去检查他的腿,是伤在右小腿,裹在纱布下的骨伤口溃烂严重,揭开来纱布下有阵阵恶臭……
  热气汇聚的车厢,却生生从四面八方吹来冷风,刺骨的寒。
  “用你的车,我们去医院。”沈奚不容置疑地望住他。
  傅侗文立刻吩咐说:“照办。”
  没等旁人动手,他已经抱起昏迷不醒的五弟。怀中一个成年男人,抱着重量却没比沈奚差多少,瘦到这种程度是受了多大的罪?他这一生抱过三个人,在傅家宅院里偷他枪自尽的傅侗汌,为护他杀人后心理受创的沈奚,还有现在的傅侗临。
  这三个,每个都像在为他受了苦,可他纵有一双翻云覆雨手,独独保不住他们。
  他抱小五爷到轿车上,沈奚坐上副驾驶座。
  路上她频频后望,是担心傅侗文犯心病,中途欠了身子,捞到丢在后排座椅上的他的西装上衣,拿了保心丸,倒给傅侗文。他摇头,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膝上枕着小五爷。
  轿车载着她和小五爷到医院,已经是六点。守在大门口接待急诊病人的护士惊讶着,迎上来:“沈医生,你今天不是休假吗?”
  “段副院长在吗?”
  “在,在的,好像……是在的。”护士被沈奚的脸色震慑住了。
  “快去叫副院长来,”她随即指挥两个男护士,“你们过来,和我抬病人。”
  沈奚带人出去,从车上抬下小五爷,塞给傅侗文一串办公室的钥匙:“你在办公室等我,要先检查会诊,我就不管你了,”言罢,把在车上拿走的药瓶给了司机,“你跟着三爷,有不舒服吃这个,立刻去二楼手术室叫我。”
  大厅灭了灯,走廊里也为了省电,每三盏电灯才留了一盏。
  沈奚和护士推着病床,灯泡的光,一时明,一时暗的,把傅侗临的脸照得变幻莫测。
  沈奚让人把病人直接推入手术室,联排的三个手术床苫盖着蓝色布单。她掀开正中床上的布单,和护士合力抬傅侗临上去,让护士把术前检查都准备上,麻醉医生也要叫来。
  护士走后,她一个人伫立在空荡荡的手术室内,给傅侗临消毒伤口,检查报告没出来,段孟和也没来,正是一天结束工作的时间,都各回去安置了。
  段孟和进来,看了一眼傅侗临腿,眉头皱起来:“我以为你是小题大做,因为是他的弟弟,”他看着沈奚写的检查报告,伤口深度惊人,“病人家属在吗?”
  “在我办公室。”她说。
  “让家属做好准备,这种感染——”
  其实他不必说,她也知道。
  他们过去做过的大型手术里,有超过一半的病例是死于术后感染。伤口感染几乎是全世界所有外科医生的天敌,手术再成功,也要面对术后感染的惊人致死率。作为医院里最有名的两个外科医生,沈奚和段孟和都很熟悉这种感染的症状和伤口情况。
  段孟和有一位同学,就是因为在屡次手术成功后,病患都死于感染,自信心被摧毁后放弃了外科医生的职业。对病情的束手无策,是对医生最大的折磨。
  没有一种药品可以处理这样的情况,完全没有……
  “你先主刀,我去请几位仁济的朋友过来,”段孟和说,“他们外科室新买了一批药物,也许会有新的希望。”他这么说是在安慰她。
  仁济是他的老东家,平日就联系紧密,若采购了新药,必然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但在上海,那里是外科手术量最大的一间西医院,倘若能请来医生会诊,再好不过。
  半小时后。
  护士送来各项术前检查的报告,沈奚沉默地看着报告,过了会,说:“准备手术。”
  她把原先的伤口缝合线拆开,清理感染源,重新缝合处理。
  里面的肌肉肌腱已经坏死。
  ……
  都在指向极坏的结果。
  手术结束,正是夕阳西下。
  护士替沈奚准备了静脉输液所需的耗材,这是段孟和临走前开的单子,在医院里只有急症病人才准许进行静脉输液,被准许操作的医生不超过三人。沈奚就是其中一个。
  她在他皮裹着骨的手背上找着静脉,消毒、穿刺,用药。
  看着一滴滴的液体流入傅侗临的身体里,祈祷着,这个药能对他有一点帮助。
  沈奚把那只手小心地放下,竟在这一刻对自己多年前的选择有了自我质疑。究竟选择医学研究更好,还是临床救人更重要?当时的她没有找到答案,只是渴望能出现一种高效药物能够治疗细菌性感染,能救回傅侗临。后来盘尼西林的问世,让她每每想起这一日的小五爷,想到这一日手术台上矢志报国的青年,都是心中隐隐作痛。
  “……嫂子。”熟悉的声音,震颤着她的心。
  沈奚心知他情况不乐观,可还是微笑着,俯下身去轻声说:“少说话,好好休息,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手术。”
  傅侗临褐色的眼睛里有着疑问,他迟钝着,缓缓转动眼珠,在看她,看墙面、地面,没力气观手术室的全貌,可还是辨认出了这是何处:“嫂子是医生了……”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