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第78节
作者:
青青子金 更新:2024-01-04 14:34 字数:3309
那俩人能扯一块儿去吗?都这么大年龄了,咋看都不能看。
没得到回应,宁宛不死心,继续问:“爷爷,你不觉得阿超舅舅的眼神不对劲吗?他看着的可是柏金花离开的方向,这么长时间都没收回目光。”
宁家贤无语看天,拉着宁宛往回走,打算换一条路到家,以免阿超他舅察觉他们发现了啥而觉得尴尬。
走出了一段距离,宁家贤才回答之前宁宛说的,“阿超他舅朝那边看,应该是想跟着一起去打人,才不是你说的那些情啊爱啊的。”
结了婚就该收心,想那些杂七杂八的干啥?这么大年纪了说后悔?丢不丢人是次要,对家庭不负责是主要!
所以,就算宁家贤觉得宁宛说的极有可能,但嘴上就是不承认。
宁宛还想探讨两句,宁家贤立即又说:“婉婉呀,今儿是你的喜酒,咱得快点儿回去,不然大家给你道喜,都找不着人儿。”
说完之后,宁家贤立即加快脚步,而且那速度还是脚不沾地的那种,嗖嗖的,那小短腿儿倒腾的可叫一个快。
看着宁家爷爷晚年发福的小胖身子在树林里穿梭,宁宛更是信了宁家爷爷的话,他会功夫是真的!
于是宁宛也不再耽搁,纵身一跃,很快整个人像是飞燕一般穿梭于林间。
那速度之快,几乎转瞬间就到了宁家贤身后,且下一刻直接从其头顶上飞过,又在一树干借力,继续往前飞。
落后的宁家贤只觉得眼前闪过一抹身影,他眨眨眼,又眨眨眼,然后看清楚了那“飞人”是他孙女的时候:!!!!
好家伙,这就是小丫头之前说的会功夫?
那他会的这叫啥?
啧啧,他曾引以为傲的功夫,在这小丫头面前啥也不是!
好在宁宛有良心,到了树林边上的时候停了下来,等着他一起走了出去。
宁家贤张了张嘴,想问问这功夫多久能学成,毕竟他了解宁宛的年纪不大。
要是十年八年的,他有基础,应该也能炫一炫。
只是,自尊心作祟,老爷子只是张了张口,没问出来。
宁宛倒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儿,“爷爷,昨天咱只准备了酒菜什么的,是不是忘记蒸干粮了?”
待会儿可是全村人都要来吃饭,喝酒后干粮顶不上可就不完美啦。
第93章 脑子轴,治不好的那种
宁宛这么一提醒,宁家贤也想起来了。
可不就是吗?
之前一直想着杂七杂八的事儿来着,主食给忘啦。
于是两人再次加快步伐,宁家贤还嘀咕着,早知道刚刚就不退回来了,直接从叶超舅舅面前走出去,到家提醒还能早点儿。
不过怎么说都已经晚了,说多了没用。
老叶家门口。
村长张福一大早就带着村会计搬着学校里的长桌长凳过来了。
俩人一个收礼一个记账,分配任务相当得当。
宁宛跟宁家贤赶回来的时候,就瞧见张福身边竟然放着一大箱吃食,其中大多数是馒头,少部分生肉,红糖,小米等等。
这是?
就在祖孙俩都满头问号的时候,社员王喜山乐呵呵地将十个馒头放桌上,村长立即站起来过称。
然后说:“王喜山,馒头十个,一斤整。”
村会计立即提笔记在明细上,王喜山朝着宁宛跟宁家贤说着恭喜,走进了院子。
宁宛跟宁家贤大眼儿瞪小眼儿。
一个是几十年后穿越过来的,一个是在常年在帝都军区不操持人情世故往来的,俩人都被这随礼的任性劲儿给惊讶到了。
再看一眼村会计记录的明细。
嚯!
龚素娟,馒头十个,一斤整。
谢福军,馒头十个,一斤整。
王工树,肉五斤(需回礼八个馒头,八两)
吴会治,红糖两斤,馒头六个,六两。
……
反正大部分人都拿馒头做礼,而且大家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只随馒头的都是十个,加别的东西的,会自动减少馒头数量,算下来都大差不差。
当然,跟老叶家人关系好的,也能看出来。
之前那送肉的王工树算一个,再就是张福送的六块钱礼金还有武装部常远、薛巾帼以及薛红艳的最显眼。
张福不知道俩人在看什么,主动打起了招呼,聊起了当地送礼习俗的事儿。
这一聊起来,倒是觉得挺有意思。
十方院村以及周边村子大部分都是馒头做礼,为的就是让办酒席的主家别太为难,毕竟这年头儿粮食少,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不知道哪一年开始的,大家约定好不管去谁家,粮食都自备,实在是备不上的,就多出点儿钱买些好的送上。渐渐地,这样的做法就成了当地习俗。
知道不缺干粮,宁宛跟宁家贤也就没那么着急。
接连又过来不少随礼的社员,他俩也没在这里打扰,直接进了院子。
也得亏老叶家的院子够大,除却开出来的一点儿自留地外,其余空地上摆了十张桌子都不显拥挤。
这会儿叶爱国带着一个跟他差不多高的年轻人给各个桌子上分烟卷跟喜糖。
宁宛没见过那年轻人,但从外貌上看,猜测应该是叶超的二哥叶爱军。
跟叶爱国站在一起,叶爱军显得有些拘谨不善言谈。
叶爱国吩咐他做什么,他就闷头做什么,也不多问。
“爱国,桌子够了没?”叶绍行的声音从堂屋那边传来。
叶爱国一愣,赶紧应:“够了够了,昨天借了十来张,叶亮又带着几个人去搬剩下的,一共二十二张桌子,一会儿就都摆上。”
叶绍行满意了,顿了顿又吩咐:“一会儿人多了照应不过来,你勤跑着点儿腿,看看缺啥少啥的,别让人挑了理。”
“好!”叶爱国立即应声。
待会儿多跑跑腿儿,消化消化,能多吃点儿肉。
站在他身边的叶爱军嘴巴动了动,倒是一个字没说出来。
叶绍行看也没看叶爱军一眼,转身又回了堂屋。
就在此时,张喜凤从堂屋里又出来,瞧见宁宛的时候,她赶紧迎上前,“婉儿啊,快进去歇着,外面晒得慌。”
宁宛笑看着张喜凤,回头要喊着宁家贤的时候,却不知老爷子啥时候离开了。
她跟张喜凤并肩往屋走,不忘问:“妈,这二十多桌都放院子里也放不开吧。”
叶绍行跟叶爱国说的话她可是听见了的。还有几张没摆的桌子,那院子里的空地儿就只剩下通往茅坑的那一段了。
真摆在那里的话,能有食欲么?
“哦,没事儿,门口儿有的是地儿。咱不坐外面,咱在堂屋,堂屋里有两桌那。”
张喜凤边说边领着宁宛往堂屋走,眼角的余光瞥见叶爱国跟叶爱军,张喜凤回头瞧过去,忽然绷起脸问:“老二,你媳妇呢?这个点儿了还没来?”
叶爱军早就看见了张喜凤,听见自己被点,赶紧像是被课文一样地应声:“桂芝说她下了班就会立刻带着孩子们过来,不会耽误,她说她骑着自行车快。”
张喜凤的脸色更难看了些,显然对这回答很不满意。
“吃饭时候来管什么用?当嫂子的没个嫂子样儿,以为自己是城里人就牛气,我婉儿还是大城市里的人呐,也没跟她一样矫情。”
张喜凤白了叶爱军一眼,又重重的呼了口气,“当初喝了蜜一样非得跟那小浪蹄子好,好啥好?都不如老大媳妇省心!啥也不是!”
叶爱国眼睛亮了,赶紧把这话默背下来,等晚上说给媳妇听,妈夸她来着。
叶爱军的脸颊有些红,脑袋耷拉下去,低声补充:“妈,桂芝还说,她捎着礼来。”
叶爱军之前说上这么句,张喜凤就能立马熄火。
可今儿跟之前不一样,张喜凤不但没熄火,眼珠子瞪得更大了。
“捎礼是应该,咋地?想白吃?你看看谁没拿东西?”
院子里的社员们瞧见张喜凤这阵仗,吓得都不敢大喘气儿。
听说老叶家把那猪跟羊全都用上了,中午这顿饭肯定跟过年一样。
好不容易进了这院子,谁也不想因为迁怒再被撵出去。
有些人家捎的十个馒头不够一斤整的,担心张喜凤秋后算账,想了想赶紧又溜回家去拿了俩补交给了村长。
至于为啥拿一个就能补足非得拿俩,是因为单数不好听。
宁宛并不知道社员们的小动作,这会儿她担心婆婆这样再毁了形象,赶紧劝说了两句。
素未谋面的二嫂,她没打过交道,印象里也没那么号人物,不管早来晚来,她无所谓。
倒是不希望因为这事儿再气坏了婆婆的身子。
有宁宛劝慰,张喜凤的火气才消了一大半儿,她横了叶爱军一眼,看着叶爱军那半死不活的颓废样儿,腾的一下火气又上来了。
“以后家里再有事儿,跟你媳妇说,不爱来就别来,永远别来!看不起谁呐!不就在城里上个班儿?神气啥!”
叶爱军鼓起勇气抬起脸来,又赶紧点头顺从回应:“嗯,我、等我回去就跟她说。”
宁宛:!!!这么听妈妈话吗?好赖话不分的吗?
乖乖来,突然知道为啥婆婆公公都不是很待见叶爱军的原因了。
脑子轴,治不好的那种。
张喜凤又一大口气卡在胸膛,上不来下不去:娘的!谁要这憨玩意儿谁拿走,她真不要了!
就在此时,一道柔柔弱弱的细声细语在门口那边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