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作者:格鱼      更新:2024-05-02 13:37      字数:1815
  否则,皇帝怎么能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代表?
  赵福金轻叹一声,她没想到,本来感情甚笃的几个姐妹,如今也有了纷争的一日。
  这一切,都是因为权力……毕竟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赵福金抬头望望韩嫣,韩嫣笑而不语,赵福金又望向慕容婉儿,慕容婉儿嫣然一笑道:“茂德妹妹,我就说了嘛,相公一定不会让你难做的。再说哪有女婿杀老丈人的……”
  慕容婉儿本是一句插科打诨调节沉闷气氛的玩笑话,诸女听了却是颇有同感。
  本来就是,这家里已经好几个皇女了——赵福金,崇德,赵金罗、赵嬛嬛这两个虽然暂时还没,但早晚也跑不了。
  除此之外,还有朱涟,郭媛这两位赵佶的前儿媳。
  赵福金面色微红。
  自己的父皇靠女儿来保命……
  她上前去拉起韩嫣的手来,又望向了慕容婉儿。
  慕容婉儿笑笑,也盈盈走了过来。
  三女面视而笑。
  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告诉其他诸女,一切都不会乱起来。
  无论结果怎样。
  ……
  德清宫,大殿。
  已经被王霖钦点确定入阁的阁相李纲、宗泽(挂名,统率西军坐镇河东)、吴敏、郭志舜、黄岐善,还有列席会议的马扩和张浚。
  作为维持朝廷运转的高层团队,就国号、政体、年号等事务,已经争执了大半天了,久而不决。
  关于政体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王霖也有明确态度在前。
  暂时而言,他无精力和时间主持政改,一应规制延续宋制,只有局部调整优化。
  譬如朝廷中枢,仍然设立二府制。
  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
  王霖决定参照历朝历代规制,中书改革为政事堂。
  入阁阁相员额为五人。
  分别以不同官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阁相又分首相、次相和参知政事的副相。
  三省六部,一如宋制。
  李纲为首相,也叫首席总理政务大臣。
  宗泽、吴敏为次相。
  郭志舜、黄岐善为副相。
  至于枢密院,延续宋制。
  兵权由几个机构分管,各部门权力分散,权力集中于皇帝。
  负责管理军事有关事务的有四个部门。
  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
  “三衙”统率禁军;
  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
  吏部负责武官铨选。
  考虑到张浚、马扩、岳飞资历浅薄,入相会引起轩然大波,王霖便暂决定由三人入枢密院。
  当然,岳飞只是挂名。
  真正执掌枢密院日常事的还是张浚和马扩。
  在今日讨论的国号事上,李纲吴敏郭志舜坚持以“齐”为国号。
  其意在于取新君发迹之地在齐,也寓意新皇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造中华。
  其余人,如黄岐善张浚马扩这些人,则坚持以“汉”为国号,其意在于,新皇素有光复汉唐荣耀的宏图壮志。
  关于国号,实则历朝历代定国号自有遵循。
  一是根据开国之君发迹的地方来定国号。
  如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地,遂以秦为国号;后升为诸侯,仍以秦为国号;秦王嬴政灭六国称始皇帝,继续沿用秦为国号。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曾在宋州任节度使,因此建国后便称为“宋”。
  二是根据开国之君所封爵名定国号。
  如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故称王后便以“汉”为国号。曹操曾受封为魏王,曹丕承袭爵位后建国以“魏”为国号。
  不一而同。
  王霖赶来德清宫时,两帮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王霖一时也有些头大。
  在他看来,叫什么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运昌隆,国富民强。
  沉吟良久,他缓缓道:“诸位相公,在孤看来,无论定国号为何,我朝都为中华上邦,华夏苗裔。
  思之再三,既然很难确定,不如就遵照古例,以孤之封号为国号,燕,如何?”
  众人沉默下去,反复掂对良久,见始终没有更理想的结果,就均同意改国号为燕。
  王霖此言定乾坤,李纲和吴敏也猜出了他将要迁都燕京的意图。
  随后就是年号。
  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和讨论,最终还是王霖一言定之,改元复兴,取复兴中华之意。
  完了,李纲等人又拿出了一个本朝三品以上官员的大名单,无非就是三省六部,九卿,三院主官……等等。
  王霖觉得如果要这样一个个讨论下来,两天两夜也搞不定。
  想了想,他就准备继续当甩手大掌柜,作为皇帝,他只要牢牢掌控住兵权,并对内阁相权形成有效的制衡即可,没有必要事必躬亲,连正常官员的任免都要插手。
  那样真的会累死。
  他坚决不会当那种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皇帝。
  这是亿万汉民的国,又不是他王霖一个人的国。
  王霖淡道:“各部、各衙门的朝官遴选,我就不参与了,一切均以内阁政事堂议定结果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