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作者:大罗罗      更新:2024-05-02 15:06      字数:1962
  放火和封锁是没错的,诸葛为道之前也是这么计划的。
  但是,包围圈也不能太大啊,按照他们这些陆军专家的办法,唐津登陆推到左贺城,拉一条三十多公里的封锁线,包围圈里面的地盘有好几千平方公里!这得围到猴年马月才能围死?
  而且包围圈太大,圈内的倭寇可以腾挪的空间就大了。长崎市当然是可以烧成白地的,但是长崎包围圈里的有几千平方公里,有的是地方可以给那些“攘明”的倭寇躲藏。
  另外......这些陆军精英咋就没人考虑过放火和饿饭的大义名分?
  大明凭什么到日本国来杀人放火?大明天朝那么正义感满满的国家,也不可能来侵略日本啊!而且也不可能用“收狗”的名义发动战争啊!
  他刚想到这里,终于有人提起大义名分的事儿了。
  “子曾经曰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金道光帝用兵阿富汗也要借着禁丫片和抗英援阿的名义,所以深入白沙瓦的孤军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而我们对日本用兵,又能以什么名义呢?凭着盘踞长崎的浪人说句攘明,我们就能一把火烧了长崎?是不是太蛮横了?”
  诸葛为道回头看了眼说话的人,原来是自己的同宗兄弟,排行七十四的诸葛为民——他是诸葛家的陆军精英,不到四十岁就已经挂上少将衔,现在是陆军作战训练局的局长,官比沐家的沐忠君还大。
  他也瞧见诸葛为道的眼神,想了想就问:“十八军师,你觉得咱们用什么名义为好?”
  “七十四哥,”诸葛为道笑着说,“日本的大义名分一是天皇,二是将军。现在长崎的倭寇打着尊王的旗号,自然想借用天皇的名分。其实咱们也可以和他们争一争天皇,如果能让天皇站在咱们一边,那就稳操胜券了。至于用什么名义......我看可以用攘夷!我们大明是‘夏’,白鬼是蛮夷。长崎的浪人勾结白鬼反对我们大明,就是将日本出卖给英夷白鬼,作为反对我华夏神族的炮灰,是日奸!
  只要我们拿住了天皇,那我们放火烧长崎就名正言顺了!”
  “那江户的将军呢?”诸葛为民问。
  “将军强,天皇弱......”诸葛为道说,“扶弱抑强才是上策!”
  诸葛为民笑着点点头,又对沐忠君说:“如何?”
  沐忠君笑了笑,“诸葛家的军师果然名不虚传......但是将军那边也必须要有人去安抚,不能把德川家齐推到长崎这头。”
  说完这话,他就和诸葛为民、关天培和北洋舰队提督刘德义一起看着诸葛为道。
  “将军那边我去游说!”诸葛为道点了点头,“那天皇那边谁去?”
  “我去,”郑国贤笑着说,“当今日本天皇和我姐是闺蜜,我也认识她,我去一趟京都就是了!”
  ......
  “主公,大明的舰队撤走了!”
  长崎半岛上的堡垒当中,随着独眼龙西乡的一声发喊,堡垒城墙上的人们终于送了口气儿。
  虽然他们也知道自己手里有足够的火炮抵挡大明舰队从正面的进攻,但是大英的君权级和不屈级理论上也能把两条旅顺级给打沉啊!
  可结果呢?
  岛津齐亮松了口气,问西乡道:“西乡,我们的飞艇队什么时候可以出动?”
  德川幕府的那个飞艇队中的水户藩士,现在也集体叛变,驾驶着飞艇跟着岛津齐亮来了长崎。
  不过飞艇队中的幕府直参并没有跟着来,所以人员是不足的,而且飞艇地勤也没跟来,所以飞艇队没有办法马上形成战斗力。好在义律带来了的人员当中有飞艇部队的教官。
  于是岛津齐亮就命令自己的心腹西乡带着一批海涛队出身的武士加入了飞艇队,准备学好飞行,去偷一把大明的绝影岛基地。
  “主公,我们马上就要出击吗?”西乡愣了下,“他们还没有向我们发动进攻......”
  岛津齐亮摇摇头:“他们可是大明!如果让他们先下了手,我们还有机会反击吗?所以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西乡吉兵卫隆盛皱着眉头,又问:“那......我们要奏请天皇陛下向大明宣战吗?”
  “不,不必......”岛津齐亮道,“我等不应该将难题交给天皇陛下......而且陛下和大明的郑太后可是闺中密友啊!”
  “哈尹!”
  第153章 攀登绝影山!
  琴声荡漾,歌声轻柔,让人听得如沐春风,偶尔一声故意拉长的“哦咦”,又能让人精神为之一震。
  窗外,正是草绿花红,海风徐徐。几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商人,正坐在那日诸葛为道会见德川齐昭的大宅之中,一边喝着清茶,一边静静听着一个女子在堂上抚琴歌唱,一个个都面带笑容,茶香同时在堂上幽幽飘动。
  琴声、歌声戛然而止,那女子神色澹澹的,轻轻点头为礼。
  这次在宗义熙府上,来的都是原本在长崎做买卖的日本商人......哦,也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忠商”,全都是见钱眼开的买办奸商!“忠商”现在都在长崎为攘明义士们服务呢,只有那些平日里把大明生产的工业品走私进来再包上“日本造”的包装纸(这包装纸当然也是大明生产的),冒充日本国货的买办,还有那些收买了日本国穷苦农家的女孩子训练调教一番后就卖去大明或难以的奸商,才不敢再“尊王攘夷”的长崎呆着,而跑到朝鲜地面上的草梁倭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