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0章
作者:青山铁杉      更新:2024-05-02 16:21      字数:1935
  最终这一次的戛纳电影节还是取消了,在五月下旬的一天,早上十点半,保卫电影资料委员会在让-考克托厅召开了会议,坐在台上的有特吕弗、戈达尔、勒鲁什、多米尼克·德鲁什、波兰斯基、马勒和亨利-阿勒康。
  戈达尔和特吕弗以法国电影协会的名义,提出一项动议,要求“全体导演、制片人、影片经销商、演员、新闻工作者和在戛纳的评判委员会成员,与他们在国外的同事一道,用适当的方法,反对继续举行戛纳电影节,以表示与当前正在罢工罢课的工人和学生团结一致。
  此时的法国每一天的损失,都是一个无法计算的天文数字,对正在做空法郎的各方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法郎资产正在换成黄金离开法国,法国用了好几年得到的黄金,正在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减少,比美联储遭到挤兑要快,比伦敦黄金交易市场被做空也要快。
  事情似乎已经不能善了,戴高乐知道这个时候要拿出来决断力,他走上了飞机,消失在了巴黎上空,把这个法国首都留给了狂欢者们,几个小时之后,戴高乐出现在了阿尔及尔,戒备森严的法军司令部。
  包括苏尔·萨兰、亨利·洛里约等将领在内,向戴高乐做出保证,“坚决支持我们的将军,恢复法兰西的秩序,不能让国家处在危险当中。”
  第1359章 毫无波兰
  两位将军可谓是阿尔及利亚驻军的代表,在镇压阿尔及利亚战争的过程中,将一种名为“分区控制”被两人的战术应用于阿尔及利亚战场。这种战术的实质是静态防御与机动搜寻相结合,其要点是把阿尔及利亚划分为若干个面积不大的“区”。
  这些区共有三种类型:其一是“戒严区”,主要包括偏远地区以及“穷山恶水”地带。法军通过把戒严区的原住民全部强行迁移到集中营的方式把该地区变成无人区,而后只要在这一地区发现其他人就都可以认为是民族解放军而任意开枪射杀。
  其二是“绥靖区”,居民必须随身携带附有照片的身份证明,其行动要受到严格控制和监视。其三是“作战区”,主要是人口稠密的农村地带。
  法军在“作战区”内采取静态防御,等待时机对民族解放军进行追捕或围剿。
  正是靠着这种步步为营,加上法国本土源源不断的士兵跨海而来,才最终平息了阿尔及利亚人的反抗。阿尔及利亚军方也是最为支持代戴高乐上台的势力,现在本土的抗议浪潮演变的这么巨大,各界的消息让军方将领们认为,现在法国已经处在失控的边缘。
  这一次戴高乐来到阿尔及尔,两人立刻表达了支持,两人的支持同样也是戴高乐所需要的,有了阿尔及利亚驻军的支持,他就可以下定决心应对这一次的混乱了,“法国的完整性一直都是我支持的。”
  虽然罢工人数高达数百万,但戴高乐还是相信,不存在任何一个政党有颠覆自己政府的可能,但是政府内部可能有一些人并非是自己的支持者。
  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为历史的选择一样,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再次选择了相信戴高乐,明确了这一点,戴高乐就有信心多了,只要军队不乱,他就有信心平息这一次的混乱,在返回巴黎之前,戴高乐又到了巴登,和驻德法军取得了联系,同样受到了当地驻军的支持,事已至此,他已经完全放下了心,应该到了反击的时候。蔓延全国的罢工,在戴高乐也并非是不能解决。
  得到军方的拥戴对戴高乐其实并不难,戴高乐首先是一个军人,和一般的法国军人一样有着共同的思想,法国陆军就是保守主义和教权主义的堡垒,推崇服从、忍耐、集权的价值观。
  法国军队和政府之间的不和睦,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期,比起变来变去的政府,法国军队算是法国少有的稳定力量。
  戴高乐成功让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为历史,也有赖于军方的支持。这一次军方再一次支持了戴高乐。
  不过戴高乐也深知,不能让法国真的变成军政府,军方的支持只能作为后盾,也不能用在政治上,而是不像军方呼吁的,重建法兰西第三帝国、或者是军人政府。
  他必须要使用一些别的办法,首先他必须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出现,用民意对抗民意,让法国人知道这样下去只会带来混乱,以及秩序的必要性。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已经送出了助攻,关于中译英的社论,已经出现在了法国的媒体上,这引起了法国戴高乐主义者的警惕。
  “戴高乐将军已经公开呼吁了国家恢复秩序!”戴高乐神隐几天,再次出现在巴黎并且发表公开讲话的消息,也被伦敦知晓。
  威克把这个消息带过来,就看到顶头上司无动于衷,看了一眼艾伦威尔逊手中拿着的文件内容,好家伙,勃列日涅夫的讲话,“秘书长,你不关心法国的情况么?”
  “关心,但是帮不上忙。”艾伦威尔逊抬头看了威克一眼,然后翻了一页关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工合作的讲话内容。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国际范围内的分工、生产专业和协作。因此,勃列日涅夫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国际分工”看作新科学技术革命形势下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时代要求”,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更要利用兄弟国家合作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