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朱砂      更新:2023-03-10 13:31      字数:6898
  沈云殊来了江浙之后,也见过江浙这边有些书香门第的女孩儿缠了足,称为三寸金莲,蹑着莲瓣似的绣鞋,在裙下看起来小得一手可握。
  要说看起来倒确实显得精致,走起路来也如风摆杨柳一般,显得婀娜多姿。可是她们走不得几步就是一脸娇弱走不动的模样,更不必说登山爬坡了。
  幸好许碧是一双天足。沈云殊握着许碧的脚,忽然冒出这么个念头。
  许碧的脚其实也很小,还没有沈云殊的手掌长。不过五个小小的脚趾都舒展着,指甲修得圆润光洁,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不像他曾经有一次无意间见到的歌伎一般,脚趾紧紧并在一起,还向脚心扣着,似乎已经伸展不开了似的。
  据说这样还是好的,乃是从小就缠起的讲究人家。有些半路出家的,因脚已生得肥大,竟有将趾骨硬生生折断的,好折到足底,再穿上那高帮的绣鞋,从外头看上去就显得小巧了。
  老实说他这驰骋疆场,见惯血腥的人听了,都觉得后脖梗子发凉。再看那些尖尖的绣鞋,就不由心中惴惴,总要想到鞋子里裹的那双足,是不是已经扭曲变了形貌。
  许碧脚被他握着,半天也不见动作,也不见他放手,不由得有点莫名其妙地用另一只脚踢了踢他:“怎么了?”
  沈云殊抬头看了看许碧,只见她一脸疑惑,看起来正气凛然的,就是没点害羞的意思。
  这年头,女子的双足乃是比脸还要隐密的所在。白日里穿着鞋袜自不必说,便是夜间也还有一双睡鞋裹着,除在自己夫君面前,轻易不得露出来。似这般被人褪了鞋袜握在手中,便是西北边关那些最大方的女孩儿家,也要有些羞涩的。
  沈云殊想起在宣城外那马车上,自己才握握许碧的脚,知晴就张牙舞爪往上扑的模样;再看看许碧脸上单纯的疑惑,不禁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还是年纪太小了,才十四的女孩儿家,家里又不曾好生教导,懂得什么……
  这么一想,他心里就不由得一阵怜惜,连忙自己就把刚才那点儿绮思狠狠地压了下去,握着许碧的脚轻轻活动一下:“疼么?”别的是不能做了,那稍微多摸一会儿好了,虽说年纪小,到底是他的妻子,这也不算失礼。
  “不走路就不疼。”许碧不是特别担心。年轻人恢复得快,她以后再小心一些,不要反复伤到,应该是会没事的。
  沈云殊叹了口气,替她拉上袜子:“这几日就不用去夫人处请安了。”
  沈家规矩不算大,许碧又是个刚进门不久的新妇,身上还带着“福气”,这些日子沈夫人也没拘着她,每日不过是去正院问个安,说几句话就可以拿“照顾沈云殊”为借口回来了。不过知雨已经提醒过一次,说这样不大合规矩,有些太闲散了。
  许碧实在是厌烦那些“规矩”。在原身的记忆里,许夫人就曾经说过,她当初嫁进许家,早晨要去伺候许老太太起床洗漱,白日里就陪着许老太太说话做针线,虽有丫鬟,一日三餐也要给婆母摆碗布菜,直到许老太太叫她坐下来一起用饭,她才能坐下。
  这种日子没人愿意过。所以许夫人虽然是在标榜自己“孝顺”,却也能听出她的一点欣慰——许老太太过世之后,她的日子是过得舒服多了。
  这样的日子,许碧想想都有点儿发毛。眼下脚这一扭伤,倒是个现成的理由了,顿时有点欣然。沈云殊看她脸上立刻露了点笑容,不由得自己也一笑,拿出个小瓶子来给她:“涂上。”
  许碧有点奇怪:“已经贴了膏药了……”这怎么涂?涂到膏药外头?
  沈云殊嗤地一声就笑了:“涂脸上的。王氏秘制易容膏。”
  哦,原来是演戏用的化妆品!
  第32章 态
  这“王氏秘制易容膏”不得不说是挺神奇的。许碧薄薄涂了一层, 再端了沈夫人给的玻璃镜子照一照,就发现自己的脸色变得苍白, 非常符合“受惊过度”的模样。
  “果然好用。”许碧感叹了一声。
  今日刚刚遭遇行刺, 她只要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就可以了。但到了明日后日呢?她总不能一直在屋里发抖吧?那不是受惊过度,是吓出神经病了。可是她只要一走出去,这脸色却是骗不了人的。现在涂上这个易容水, 她再提起这事儿便露一点儿害怕的模样, 那就没有破绽了。
  “王御医家当真是做郎中的?”许碧不得不怀疑一下。他家该不会是做化妆师的吧?如此一来,不知他能不能连那些血淋淋的伤口都化出来呢?假如那样的话可就方便多了。
  “那是街上的花子用的法子……”沈云殊对她的异想天开哭笑不得,“多是弄得十分肮脏, 人不细看也就过去了。若要多看两眼, 立时便能看出破绽的。你这话,可不能让王御医听见。”
  他看许碧还拿着那面镜子左右端详自己,便道:“你喜欢这镜子?”
  许碧想起这镜子是沈夫人送的,他大概会不太高兴, 连忙放下了:“只是觉得这个照起来清楚些,用着方便。”沈云殊没说过沈夫人对他有什么不好, 但她始终记得他说过的那句“常人常情”。听起来平平淡淡的一句话,里头的意思细品却颇有些沉重。
  算算时间, 沈夫人刚嫁进来的时候沈云殊也才一两岁的样子。这么小的孩子能记得什么, 又哪有不想要母亲的?若是沈夫人有心好好对他, 未必不能养成亲母子一般。可眼下却只得一句“常人常情”, 再加上这次的亲事, 许碧想一想, 就觉得沈云殊也挺可怜的。既然他们是一伙的,那她自然要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了。
  沈云殊看她那镜子放在妆台的小屉之中,还用一块软缎细细包住,显然是十分珍视之物;这会儿因为他一句话,便又随手往床头小几上一扣,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心里便不由得一阵温热,轻咳了一声道:“这东西是外洋来的,虽少些,这里也能弄得到。改日我给你弄一面大些的来,照起来也更清楚些。”
  许碧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只说了一声好。
  那软缎真不是她包上的啊!要按她的习惯,随手就把镜子摆在妆台的铜镜旁边了。那是知晴知雨都说稀罕,知雨又想起曾听说过这西洋镜子会照魂儿,小人儿魂魄不稳,怕照多了镜子会被摄了魂去,所以平日不用的时候就包起来放到小屉之中,也免得万一被碰落下来摔碎了。
  沈云殊一面思索去哪里弄架穿衣镜来,一面总算想起了正事:“这次,家里这些下人也是要清一清了。咱们这个院子里也有两个眼线,虽不是袁家放进来的,我也不想留了。”
  他这个院子平日都不回来住,所以没什么重要的眼线,只是有几个下人被别府里的人给了些好处,会透些话出去罢了。
  从前他不回来住,这两个下人留着也无妨,横竖也透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然而现在许碧嫁了进来,他们之间还有了些秘密,那就不能再留了。
  “等人打发出去了,再叫他们来给你磕头。若是觉得人手不够,以后慢慢补起来。只是再要挑人就得仔细着来,一时大约也补不了多少。”
  许碧这才想起来,好像之前知晴是在她耳朵旁边嘀咕过,说一院子的人都没什么规矩,也不曾来拜过她这位大少奶奶,原来原因是在这里呢。
  沈云殊轻咳了一声:“待他们来拜见了你,以后这院子就是你做主了。”
  其实按规矩说,新妇回门之后,下人就该来拜见主母了。虽说许碧娘家远在京城,省了回门这一步,可下头人的规矩却是不该省的。之所以拖到如今,固然有他要清理眼线的想法在,更多的却是因为这院子里领头的人,存了那么一点私心。
  想到这里,沈云殊微微眯了眯眼睛:“紫电和青霜——他们原是夫人那边送来的。”
  “嗯,我听姨娘说了。”许碧听见紫电青霜的名字,不由得打起了点精神,“我得敬着点她们?”这个好像是她以前在哪本小说上看过的,长辈赏下来的人,要比一般的丫鬟尊贵些。
  “这是什么道理!”沈云殊皱起眉头,“她们不过是丫头,怎的还要你敬着她们,岂不是颠倒了吗?”
  “那个——”许碧有点底气不足地咳了一声,“你刚才说是夫人送来的……”沈夫人到底是他的继母,古代这个孝道是很压人的,虽然她不觉得连长辈给的丫鬟都要敬着,但这不是怕万一有什么做得不好,给他惹来闲话吗?
  沈云殊却误会了许碧的意思,沉默了片刻才道:“夫人虽有些心思,但我常年在营里,并没碰过她们。”紫电青霜挑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十四五岁了,再看那副模样,沈夫人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还不明白?
  那会儿他已经十七了。沈大将军早就与他说过给他订了亲事,正想着要给他完婚。就因着这个,他把自己房里两个已经十八岁的大丫鬟都给找了人家嫁出去,想着妻子进门看着也舒心些。至于以后——这种事总是由妻子来安排更好些。
  谁知他这边才把人打发了,沈夫人就借口他没人服侍,又放进来两个。且紫电也罢了,青霜那性子一看就是个不安分的,这打的是什么主意,连他身边的五炼都看得出来:“只怕她们勾着少爷误了正事……”
  从那会儿起,他就知道沈夫人对他是日渐提防了。尤其后来沈云安进了军营却吃不得苦,还让沈夫人装病将他唤了回去,他们这对继母子的关系,就愈加地紧张起来。
  其实沈云殊也没盼着沈夫人真能拿他当亲儿子养。从沈夫人刚嫁进沈家那会儿,香姨娘就把他护得紧紧的,跟沈夫人也只是晨昏定省而已。到他年纪略大一点,又被沈大将军接到身边教导,就更不大往后宅去了。
  这般的生疏,沈云殊自己都不曾拿沈夫人当亲娘,自也不会要求沈夫人以他为亲子。便是沈夫人一心为沈云安打算,那也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横竖他少在后宅,又有香姨娘护着,沈夫人也苛待不了他,大家相安无事也就是了。
  可是就从那回,他就发觉他虽想相安,沈夫人却并不觉得无事。她觉得有他在前,沈大将军便会一心扑在他身上,忽略了沈云安。
  可是沈大将军对沈云安,原也同样是悉心教导的,亦是在与他同样的年纪,就带他进了军营。无奈沈云安却被沈夫人养得娇了,吃不得习武的那份儿苦,进了军营才一个多月就受不得了,送信回去给沈夫人叫苦。
  这些,沈大将军其实都知道。他原是要着人回去跟沈夫人说,让她不要理睬沈云安,好生磨磨他的性子。谁知那会儿边关忽起战事,沈大将军带着沈云殊打仗去了,一时就没顾得上沈云安。谁知才半个多月回来,沈云安已经回家“侍疾”去了。
  对此,沈大将军失望了一回也就罢了。沈云安不爱习武,能习文亦可,将来走正经的科举出身,比做武将还更安全些。故而沈大将军也在西北那边尽力寻了有学问的先生来教导,盼着沈云安成才之心,与对他这个嫡长子,并无什么两样。
  然而习武固然辛苦,读书也同样有“寒窗苦读”的说法,可见要做好一件事,大抵总是要吃苦的。偏偏沈云安就是吃不得苦,不过是仗着那几分小聪明取巧。且文武毕竟有别,他既习了文,沈大将军对他也就难以再指导什么,不过是从营里回府的时候问问他的功课罢了。
  可是这一切看在沈夫人眼里,就觉得是沈大将军疏忽了沈云安,一心只放在了长子身上。尤其沈云安那里才考出一个童生来,他这里已经立了几次军功,升到了正五品的守备。虽说武职不如文职高,但以他的年纪,也已然算得上身居高位了。
  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沈夫人对他的态度变了。从前敬而远之,如今则是如骨在喉,如刺入肉了。以至于在他的亲事上,终于忍不住要动动手脚。只不过她运气可能着实不好,给他娶进门的并不是个懦弱无能的庶女,而是敢于杀倭的——究竟该用个什么词儿来形容呢?
  手上被人碰了碰,沈云殊收回思绪,就见许碧睁大眼睛看着他:“这么说,那两个丫头不是你的心腹人啊?”亏她看紫电那副模样,仿佛这个院子都在她掌握之中,很有主人范儿呢。不过想想也是,如果真是心腹,他装受伤又何必在军营里躺着,回家里来装不是更方便?
  沈云殊自觉闻到了一丝酸味儿,心里奇异地舒服了一些,微微一笑:“自然不是。我方才说了,我常年在军营之中,一月里也难得回来一次。”说句实话,就连紫电青霜的相貌,他也是这几日才熟悉起来的,以前不过是记得一个稳重些,另一个就有些轻佻罢了。
  “若是这样——”许碧立刻琢磨起来,“你后头可还有计划?是回军营还是——”
  “暂不回去。”沈云殊摸了摸脸,“我伤势尚未痊愈便遭行刺,虽则侥幸未伤,到底是有些牵扯伤口。且如今气怒攻心,总要再休养几日才好。”
  许碧一边听他说一边把嘴撇得像个菱角:“那你还得再擦些秘制易容膏了。”若不然满面红光的,哪里像还需要休养的模样?
  沈云殊失笑:“那是自然。只辛苦了王御医。”打着开伤药的借口,整日里光忙着研究各种颜色的易容膏了。
  许碧倒想起来了:“王御医不是要走么?”早几天前王御医就装模作样地说要回京城了,忽然出了这么件事,他岂不是又走不了了?
  说起来这个王御医也是怪有意思的。长着一张娃娃脸,却是整天板着,仿佛沈家上下都欠他钱似的。许碧很怀疑他是演技也不精湛,没奈何只能装个面瘫,好叫外头人看不出深浅来。
  沈云殊一摆手:“他不着急。还没进袁家的门呢。”王御医名义上是来治伤的,其实也有打探消息的作用。确切点说,是他带来的那个药童,其实是宫卫里的探子。
  自王御医来了,袁家也试图通过他打听沈家的消息,已经拐弯抹角请过他几回了。王御医摆出一副被太医院推出来挡枪的倒霉模样,只想应付完差事就回京去,不肯答应袁家的邀请。
  “欲擒故纵。”许碧恍然大悟,“难怪你今天病势反复,明天急怒攻心,就为了把王御医名正言顺留在杭州?”
  沈云殊嘿嘿一笑。袁家防沈家更甚于防海匪倭寇,沈家又人生地不熟,实在找不出能进袁家打探的人。这回王御医来了,不借着这个机会进一进袁家的门,下次恐怕就再没机会了。虽说进去了未必就一定能得到什么消息,但也总要试一试。
  只是这里头还有些琐碎细节,他就不一一讲给许碧听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说呢:“等人清理过一趟,你就搬到正房去住罢。”
  许碧刚嫁进来那几日是因他伤势太重不好搬动,当然,也是因为她这个大少奶奶有些——咳咳,但现在既然是要她做这院子的主,那自然要先搬回正房去住,名正才能言顺嘛。
  他说完了,忽然想起沈夫人说的待许碧及笄之后才好圆房的话,担心她会错了意,连忙又补了一句:“这样,你教我东瀛话也方便。”
  许碧却是半点都没往那方面去想,欣然点头:“你说得对。这样就不用去小佛堂了,随时都可以对话,确实方便。”
  沈云殊看她一无所觉的样子,不由得心里暗叹还是年纪小,看样子似乎根本就是情窦未开,怕真是要到及笄之后才会懂事了。沈夫人这一手也算是高明了,借着冲喜的由头给他娶进这么一个犹未开窍的孩子来,若是运气再略差些,怕是到时候沈云安的子嗣都能生到他前头了。
  “那咱们家里,我都要管什么事呢?”许碧自穿过来这些天,觉得除了吃喝拉撒其实别的并没什么正事,比起从前上班时东奔西跑的充实日子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不是还有教日语的任务,简直能闲得长出毛来。
  沈云殊收回脑子里那点不大好宣之于口的念头,思索了一下,竟发现自己也没什么可说的。
  他常年在军营之中,哪知道后宅的女子每日里都要做些什么?想来无非是相夫教子,管家理事。然而他们现在连房都圆不了,自然没子可教;至于管家——沈夫人是断然不会把中馈之权交给许碧的,没见连晨昏定省都放得松松的,生怕许碧见到她平日里理事,想起来学着管家。
  如此一来,难道只让许碧做针线?沈云殊想起每次回来看见紫电都抱着针线的模样,不禁摇头:“你还想读书么?”许家书香门第,女儿大约该是爱读书的罢?
  “读书?”许碧眼睛顿时一亮。
  原身的许二姑娘当然是读过书的,然而除了《三》、《百》、《千》,就是《女诫》、《女德》,再就是跟着许家独子许瑾,听过几堂《诗经》和《论语》。要放在这个时代大概也算得上是知书达礼了,无奈大多不是许碧感兴趣的东西。
  “有律令和游记之类的书么?”
  “律令和游记?”沈云殊有点诧异,“你要读那个?”游记还好说,读着甚有趣味,律例读来做什么?
  律令很实用啊。日常法规不要懂一点吗?虽然说她不是律师,更不可能以应讼为生,但穿越过来毕竟不熟悉情况,多读点律令,既可以避免因不清楚情况而犯了什么,还能从律令里再熟悉一下这个时代呢。
  至于游记,更多是各地风土人情,读了便是了解民生。律令为上,民生为下,这一上一下都了解了,自然会少出错。
  “知道一些,也免得做出犯禁的事来……”许碧含糊说了一句。
  沈云殊不由得失笑:“你能做什么犯禁的事——”刚说完,就想起许碧给人割喉的英姿来,下头的话顿时都咽回去了,换了一句:“前头书房里有《大盛律例》,也有些游记之类,回头都叫九炼给你送过来。”
  许碧便眉开眼笑:“那就多谢大少爷了。”
  沈云殊看她双眼闪亮,若不是脸色苍白,可不就是一副俏皮模样?不由得心里喜欢,正要说话,便听外头知雨唤了一声:“二少爷——”
  沈云安怎么过来了?
  沈云殊咳嗽一声,脸上的神情蓦然就是一变,一脸忧心模样,又带点儿病弱神气,还拿手掩在唇边,连咳了几声。看得许碧嘴角抽了一下,他才起身,缓缓地道:“我去与二弟说话,你歇着罢。莫怕,日后定然再无此事了。”
  许碧对着他的背影再次抽了抽嘴角——戏精!
  第33章 庶女
  沈云安进了院中, 见沈云殊出来,脚下急匆匆的步子才停了一停,干咳了一声:“大哥也在……”
  跟着他的剪秋忙屈膝行礼, 替他解释:“听说有人行刺, 二少爷离得远不曾见着, 这心里总是放不下,必要来看看大少爷和大少奶奶……”
  她一边说,一颗心却提得高高的。在西湖边上,他们虽则离得远, 沈云殊与许碧又是先走了,可也听小厮来说歹人并未得手, 大少爷不曾受伤,只大少奶奶受了些惊吓。既是如此,又何用沈云安这般急慌慌地来看呢?
  若说他是关切大少爷——连剪秋自己都不能信。这两兄弟素来都只是表面和气, 内里却是自扫门前雪, 便是沈云殊前些日子伤重将死,也不见沈云安这般担忧。与其说他是来探望沈云殊,倒不如说他惦记的另有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