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作者:程十七      更新:2023-03-12 16:32      字数:4554
  可惜,后来的日子里,皇宫里忙,薛氏一时也没找着合适的机会进宫。
  五月初,皇帝在朝堂上正式下旨,将皇位传给太子纪恒。
  太子三次推辞,称自己德行经验不足,朝廷大事还该由父皇做主。
  然而皇帝退位之意甚是坚决,太子推拒不得。
  皇帝又命钦天监选看日子,择吉日举行新皇登基大典。
  ——皇帝此举,朝廷众人都不算太意外,从几年前开始,皇帝就开始为太子铺路了,先是让其参与朝政,后来太子大婚后,又让太子监国。再后来,太子率军去边关,同太子妃立下大功……
  身份、经验、威望,都已经够了。
  不过皇帝选在此时退位,大家略微的惊讶以后,都表示理解。——这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么?只是有不少人都想不明白,皇帝为何会放弃手里的权力。哪怕是自己不想管事,让太子监国都成啊。
  但是皇帝执意如此,大家除了恭贺新帝,似乎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五月二十九,太子纪恒正式登基为帝,尊父亲为太上皇帝,追封母亲孙氏为太后,又封妻子谢氏为皇后,仍沿用旧年号,并未改元。
  新帝登基,自有一番忙碌。
  诸事了结后,开始有大臣上奏折,建议新帝广选有贤德的女子充实后宫。
  纪恒只扫了一眼,留中不发,并未理会此事。他哪有闲情去充实后宫?他的后宫满满当当,有一个人就够了。
  然而那位大人甚是执著,继续上折子,他言辞颇为恳切,从先代贤明君王有七十二贤妃讲起,复又提起当今皇后是有大贤德的人,想必会有不少女子愿意受皇后教导……
  纪恒觉得好笑,看了一遍,放在一边,只当做没看见。
  他知道历来新帝登基后,会广纳后宫,一是为平衡前朝,也为拉拢势力,多选几个重臣之女放在后宫,对皇帝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一般来说,皇帝都不会拒绝。
  ——或许一开始皇帝要推辞两句,表示自己不是沉湎女色之人。但是在臣子的力劝之下,为了子嗣,为了社稷,就“勉为其难”同意了。
  只是纪恒的情况和旁人不大一样。一则他当日答应过阿芸,此生身无二色。他是重信诺的人,答应了就会做到。阿芸待他一心一意,为他屡次甘愿赴险境,他又怎会负她?二则,他纪恒自己也完全没有心思去应付其他女人。
  他不到十五岁就认识了阿芸,从好奇,到佩服,再到动心,再到后来成亲,到她有孕。世上女子很多,可在他心里的,除了她,再无旁人。明明她身上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可他就是跟着了魔一般,只能看得到她一个。
  他愿意花费心神去逗她,去陪她,去讨好她,去欺负她,看她为他高兴,为他欢喜。他习惯于此,也热衷于此。
  对于大臣建议的选妃,他提不起丝毫的兴趣。
  他怕阿芸难过伤神,又怕她知道后无动于衷。他并不想拿这种事情去试探她对他感情的深浅。对自己,对阿芸,他还是有点信心的。
  不过,这种事情,最好一开始就彻底杜绝。
  所以,在第三次看到建议选秀纳妃的奏折时,他没再扔到一边,而是做了个回应:“大齐尚有困苦的百姓,朕没有选秀的心情。”
  皇帝这意思是说,必须要等老百姓都过得好了,这新皇帝才会选秀么?大齐有多少老百姓,怎么可能无一个困苦之人?这明显是托辞嘛!
  有人不死心,再次上折子,这回水平就比先时的高些了。先夸赞皇帝仁善宽厚,心系百姓。再委婉阐明,如今百姓比先前过得好多了,但是困苦之人总归是有的。皇帝不能因此就不纳后宫啊。如果皇帝担心选秀劳民伤财的话,可以小范围选一下嘛,单单是京城中就有不少贤德的姑娘……
  纪恒面无表情看完,明白这是跟他较上劲儿了。他不厚道的想,兴许人家家里就有适龄的贤德姑娘呢。
  他微微有些怒气,天下要事不少,可偏偏有人只盯着他的后宫。帝王之术他也学过,他想平衡朝政,还真用不着靠睡女人去平衡。
  这回纪恒回应得更简单了:“无心选秀,此事不必再议。诸位爱卿有空管朕的家事,还不如看一看自己后院是否安稳。”
  年轻的帝王在做监国时,甚是温文尔雅,有不少事情征求多方意见。可是当了皇帝以后,行事比监国时,果敢了不少。
  虽说皇帝无家事,可是在皇帝明白表态不愿意再提时,也没人敢再去触怒他。
  不选就不选吧。
  谢凌云是几天后才知道这一桩事的,她看着比之前丰腴了些,笑着跟纪恒打趣:“皇上,你真那么说么?嗯,诸位有空管朕的家事,还不如看一看自己后院是否安稳。”
  她严肃了面容,学着纪恒说话的语气。刚说完,就笑得直打跌。她想象不出那些大人们听到这话是什么反应。不过她心里挺欢喜。纪恒记着他说的话呢,他一直都记着的。
  纪恒看着她,有些无奈。她平时教他纪恒,他做太子时这般,他做皇帝时,还是这般。只有在她故意逗他时,才会唤他“皇上”。他皱眉道:“我当时可不是那样说话的。”
  “那怎么说?”谢凌云看着他,脸上写满好奇。
  纪恒不答,他沉默了一会儿,忽道:“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事情都不会发生。阿芸,不会有别人。”
  这是他们大婚后,他第一次郑重地跟她谈起这件事。
  谢凌云愣了一愣,轻声道:“我知道呀,咱们当时说好的。你现在是天子,金口玉言,也不能反悔。”
  “也不只是这个原因。”纪恒缓缓伸手,将她拉入怀中,“就算我当时没答应你,也不会有别人。”
  “嗯……”谢凌云声音软软的,“我知道,我也是。”
  她有孕后,宫里宫外都有人建议纪恒身边添些新人,纪恒全都拒绝了,一点犹豫都没有。
  纪恒执了谢凌云的手,放在自己胸前,轻声说道:“因为,这里,是你。不会再有别人。”不等她开口,他又去轻抚她鼓起的肚子,慢慢说道:“或许这话不对,以后,也会有咱们的孩子……”
  谢凌云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很认真道:“纪恒,我也是的,我也是的。而且,我这辈子能遇见你,真好。”
  她上辈子没活好,可这辈子,运气着实不错,有疼爱她的爹娘,也有纪恒。
  纪恒微怔之后,笑了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大家节日快乐。
  本来不想写那么多感情的,突然想起520←_←
  第133章 邂逅
  半晌, 纪恒才轻轻说了一句:“你知道就好。”
  也不枉他对她的一番情意。——或许真是人心欲壑难填。原本他只想着, 她能嫁给他就好, 后来变成她心里得有他,再后来渐渐演变成想获得同等的感情。
  还好,一点一点, 他想要的,他都得到了。
  老天待他终究是不薄。
  夏日炎炎, 不过太上皇帝能用冰, 倒还不觉得闷热。他退位以后,每日看书写字,习武闲逛, 日子过得分外美好。
  可惜有人不想他清净,他都明确退位了, 还常有老臣子把折子递到他这里, 很含蓄地指出新皇的种种不是。
  太上皇帝心中窝火, 这是不是诚心想挑拨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他如果真贪恋权势, 就不会主动退位了?
  就因为恒儿现下不想选秀,就说恒儿不为江山社稷考虑?好大一顶帽子!
  太上皇帝心里头不大高兴, 这些折子全都退了回去, 态度很明确, 他身体不好,不想再管理政事。
  有这功夫,还不如练武呢。
  只是他近来觉得自己练武似乎到了瓶颈期,颇有些不得章法。谢凌云倒是给他画了功夫图像, 也有详细的注解,不过他看懂是真能看懂,可是练习时却也是真的练不成。
  如果是在以前,太上皇帝可以寻了借口,召唤谢凌云过来,佯作无意,讨教一二。可现在谢凌云怀着身孕,太上皇帝不敢让她劳累费神,也不好请她演示。
  ——毕竟没有什么比她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于是太上皇帝只能自己费心思索,进展缓慢的他,暗生闷气,就索性先丢在一边。他记得先前纪恒有时会找借口出宫,如今他不用忙政事,闲了下来,是不是也可以换上便装,出宫一趟,做微服私访之事?
  太上皇帝越想越心动,就换了衣裳,唤上小李子,要到宫外转转。然而不知为何,襄城公主得知了这个消息。小姑娘缠着父皇,也想出宫。
  襄城公主今年十二岁,身形抽长,容貌长开,虽然还稚嫩,但已经隐约有了一些少女的风姿。这个小姑娘一直向往着宫外,先时出宫机会少,她也不敢老去求父皇同意她出宫。
  后来父皇跟她一道学武,父女关系亲密不少,如今父皇退位,做了太上皇帝,比先前更好说话。
  襄城公主就又动了心思,她撒撒娇,说说好话。太上皇帝就笑着应允了。反正他的女儿,原本也不需要被太多的规矩束缚。
  从皇后嫂嫂那里借了一套男装。——据说是嫂嫂数年前穿的。襄城公主一试,勉强还算合身。她兴致勃勃同父皇一道出宫。
  太上皇帝耐着性子等了小女儿几个时辰,又听说她问阿芸借了男装,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问女儿:“你向你嫂嫂借衣裳,她问你什么没有?”
  “问了啊。”襄城公主点头。
  “那你怎么回的?”太上皇帝追问。
  “我就说,我跟父皇一起出宫啊。”襄城公主眨了眨眼,“怎么了?父皇,有哪里不对吗?”
  太上皇帝深吸一口气:“没事,没什么不对。”
  这不当皇帝以后,连个秘密都保不住了。他就是想悄悄出宫,微服私访而已。他这女儿是要闹得人尽皆知么?
  可是看着小女儿一脸懵懂又无辜的表情,太上皇帝也没法对她生气,只叮嘱了一句:“到了外头,就不要叫父皇了。”
  “知道的,爹。”襄城公主这一声爹叫的熟悉而又自然。
  太上皇帝这才稍微满意了一些,点了点头。
  太上皇帝和襄城公主带着李公公等人出宫,明着无多少人跟随,但暗地里却有不少人保护。太上皇帝习武后自信心增长,他虽然近几年出宫次数减少,但是当年做太子时,也曾考察民生。对宫外,他比他女儿要熟悉很多。
  襄城公主则是看什么都新奇。她见惯奇珍异宝,对街头的一些小玩意儿格外感兴趣。
  太上皇帝看小女儿这样,好笑之余,又心生怜惜。他带着女儿闲逛,但凡女儿对什么流露出一点兴趣,他就买下来,由小李子抱着。
  襄城公主越发欢喜,她发觉她跟老爹亲近一些,老爹就对她更好些。先时她一直羡慕太子哥哥得父皇喜欢。现下看看,父皇待她也蛮好的。
  这两父女走走逛逛,虽然热些,可是都十分的满足。
  行至紫梁街时,他们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不知道是看什么热闹。
  襄城公主喜道:“父,爹,可能是杂耍!”她听宫人说过,街上会有人杂耍,新奇又好玩儿。
  太上皇帝猜不透那是什么,又不想胡乱猜想,猜错后失了面子。他略一沉吟:“看一看就知道了。”
  他们挤进人群,看到一个大汉倒在地上,口中骂个不停,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正拿了麻绳,将那大汉给捆绑起来。
  周围人偏偏却在叫好。
  襄城公主看的奇怪,不由问道:“怎么回事?这是在干什么呀?”
  她好奇一个少年怎么能捆绑一个虎背熊腰的莽汉,更好奇明明是欺负人,怎么大家还一个劲儿叫好?
  有好事之徒看了她一眼,说道:“这个王孬,是个有名的混账无赖。他老子死的早,他那老娘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他倒好,三十好几了,整日只知道吃喝胡混。不但不侍奉他老娘,还当街打他老娘,逼他老娘拿钱给他去胡混……”他说着又指了指那少年:“那小哥儿,你看到没?就跟你差不多的年纪,看不过去,两下就收拾了王孬,说是要送去见官。真是人才啊……”
  襄城公主听得直发愣,她生母早逝,想象不出竟然还有人不但不事生母,还殴打母亲,更无法想象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能生擒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
  这小少年好生厉害啊。
  太上皇帝皱眉:“这种人确实该送去见官。打一顿不行,就打两顿。不孝之人,留着何用?”
  先前说话的人看了太上皇帝一眼,啧了一声,没有说话。
  那少年面无表情扭了王孬,又冲众人拱一拱手:“小子不才,想送他见官。不知道各位乡亲能否做个见证?”
  当即有好几个人应声,表示愿意陪同他前往。
  主要人物离开,见没热闹可看,人群也就散了。